当你看电视时,你会发现在古代,士兵们通常在战场上穿盔甲。如果有骑兵,马也会穿盔甲。为什么要穿盔甲?许多人知道这是为了保护士兵的关键部位,减少死亡伤害。然而,在电视上穿盔甲的士兵很容易被杀死,相反,如果将军被砍掉,他就不会死。
事实上,在古代,只有官员才能穿盔甲。普通士兵只能穿布衣去战场。然而,当国力充足时,全国各地的士兵都可以穿盔甲。魏晋时期,出现了重型骑兵。
盔甲虽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重量一点也不轻,对士兵的体力要求很高。比如步人甲有1825片甲叶,一片一片拼接成盔甲。采用这种拼接结构,更容易清洗。
然而,这么多的甲叶拼接在一起,重量达到58公斤,近60公斤的盔甲穿在身上,走路有点困难,可以看出古代士兵需要多少体力来支撑盔甲在战场上战斗。
而且,士兵手上的头盔和武器还没有计算出来。一般来说,骑兵配备了长枪。加上长枪后,重量几乎为32–如果用弓箭代替35公斤,重量为28-33公斤。如果用弩代替,重量为22-27公斤。这只是盔甲和武器的重量,但别忘了骑兵需要骑马。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70公斤,有些士兵身体强壮,肯定超过70公斤。如果再加上一个士兵的重量,战马将承受大约100公斤的负荷。
此外,战马还必须加上他们穿的盔甲,说古代战场上的马需要更强壮,如此高的负荷,在古代士兵中,基本上在战场上,体力不足,不仅士兵努力工作,而且高负荷的战马非常困难,而且会随时死亡。
古代战马很少穿盔甲,为什么不轻易被砍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