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在位三十一年,用了多少个年号?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汉献帝是汉灵帝的次子,也是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第一次被授予渤海王,后来被授予陈留王;汉献帝的生活是坎坷的。他从来没有独断过乾纲。他一生都生活在权臣的阴影中:首先是董卓,然后是李珏和郭思,最后成为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的工具。
汉献帝在位期间,全世界都在争霸,他的年号也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么汉献帝的年号知道多少呢?他在位31年,有多少年?其中一年破了历史纪录,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看。
第一年:永汉
189年,汉灵帝去世,长子刘辩登基为帝,历史上被称为汉少帝。何太后和将军何进掌权。东汉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对峙再次上演。原本掌权的何进,消灭十常侍并不难,但何进犹豫不决地听从袁绍的建议,召当地诸侯到北京与十常侍打交道,揭开了汉末世界混乱的序幕。
董卓进入北京后,为了掌握权力的废除,189年9月,汉少帝被废除,同父异母弟陈留王刘协被任命为皇帝。历史上被称为汉献帝,改为元永汉。这是汉献帝的第一年。
第二年:中平
中平其实是汉灵帝的最后一个年号。189年5月,汉灵帝在汉少帝登基后,先后改为元光Xi和昭宁。这两个年号持续了近五个月,直到汉献帝登基改为元永汉。然而,永汉这个年号用不了多久。189年12月,“诏除光Xi、昭宁、永汉三号”,复称中平六年改为汉灵帝。
也就是说,公元189年四年并存,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朝廷局势极其动荡的时期;即使是对新年上瘾的武则天也无法与之相比。例如,公元696年三年并存,其余684年、692年、710年和712年并存。
第三、第四年号:初平、兴平
190年,汉献帝再次改为元初平。从190年到193年,这一年花了四年时间。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诸侯起兵反对董卓、董卓作战不利于迁都长安、王允和吕布共谋杀董卓、董卓部将李珏、郭思兴兵10多万反攻长安、吕布败退长安等。
汉献帝194年再次改元兴平,这是他在位的第四个年号,这个年号用了两年。
第五年:建安
建安是汉献帝的第五年,不仅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年(从196年到220年3月曹丕继任魏王25年),也是东汉末年最丰富多彩的时期。严格来说,这25年也是曹操的25年。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这也为曹魏建国奠定了基础。
第六年:延康
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汉献帝的最后一年是建安,但事实并非如此。东汉(汉献帝)的最后一年是延康:220年3月,曹操死于洛阳,曹丕继任丞相和魏王,同时改元延康。这个年号一直延续到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同时改元黄初。黄初也是曹魏的第一个年号,也就是说,
汉献帝在位31年,用了多少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