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什么?
这次殿试的题目是给皇帝出主意。考试时间为光绪30年5月21日,考点为保和殿,考题如下:
1.“世界局势日益变化,任务需要人才。学校、警察、谈判和技术都不是不学者能管理的。如果你想让它变得繁荣,你必须先扩大你的知识。陶成的责任在于长官。顾各省设馆的大多数官员都是具文的,上以诚求,下以伪应。提高法律,提振政策。”
2.“汉唐以来的兵制,以今天的情况证明。”
3.“古代财务管理与各国的预算和决算有异同吗?”
4.“学者的邪恶取决于教育的得失。古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官。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当时贾董之徒最叫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者清议标榜,果断评论唐初文学最盛。中叶以后,干进者以求知己和温卷的名义,取代了盛衰,试探了它的起源。...今欲使四海内邪不兴,正学日起,其道何从?”
清代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题,重点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清承明制,殿试只考一题,从朱元璋开始。当时殿试的试题也比较简单,一般只有100多字,之后皇帝就越来越“啰嗦”了。到了清末,甚至有1000多字。提问的形式差不多,先回顾历史,一般说完古尧、舜、禹三代,再说汉、唐、宋。之后,我们将阐述当前困难的局面,谈谈皇帝自己的观点,然后问候选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殿考的是历史,皇帝相信“以史为鉴,能知兴替”。
重要的是,一个问题并不意味着只问一个问题,包括许多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问题。
解密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宫殿考试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