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军事史上,韩信是汉中唯一的成功战例。400年后,诸葛亮从汉中北伐五次,试图重复当年的历史,都以失败告终。这也证实了韩信用兵的聪明才智和这场战争的困难,这不是军事史上的奇迹。
韩信领袖在汉中的反攻中取得成功,是刘邦集团突破封锁、从困难走向发展、从沉沦走向光明的关键一步。没有这场战争的成功,刘邦集团将被困在蜀汉,并在富裕封闭的天府中耗尽。从那时起,恐怕中国历史上不会有汉帝国或大风歌。相反,还有一个蜀王刘邦和一首歌《蜀中乐,不想回家》。
在中国军事史上,韩信是汉中唯一的成功战例。400年后,诸葛亮从汉中北伐五次,试图重复当年的历史,都以失败告终。这也证实了韩信用兵的聪明才智和这场战争的困难,这不是军事史上的奇迹。韩信在汉军士兵中的巨大威望也建立起来了。
然而,由于历史书的简短缺失,我们基本上不明白这场战争是如何开始的。尤其是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也就是韩信如何指挥汉军跨越秦岭天险,突破张寒的封锁和拦截,大规模进入海关,是历史之谜。《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了平定关的整个战争,只用了68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张邯。邯郸迎战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派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其中,汉中越秦岭进入关中的重要事件只有四个字,“从故道还”。遗憾如金的表象背后,历史上充满了无奈的缺环。
当真相沉默时,流言蜚语应运而生。当历史学家退缩时,说书人挺身而出。元代无名氏让韩信在歌剧《暗度陈仓》中唱道:“我可以暗度陈仓古道。这个楚兵不知道是不是智慧,必然会在栈道上排兵守把。我把它抄到陈仓古道,让他措手不及。”这首歌唱完了,历史变了。从那以后,韩信
“出故道还”的历史被唱成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历史,然后总结成三十六计的第八计,成为汉语中熟悉的成语典故。
谎言重复了一百遍,被认为是真的。明修栈道时,主办方是樊迅,位于褒斜道。现在去汉中,留坝褒斜道旁边有樊河,河上有樊河铁索桥。据说是樊迅修栈道时建的。桥旁有“新建樊河铁索桥碑”,清道光建于15年(1835年)。真的有人证物证,但都是明清以来用谣言修建的观光建筑。
除了《史记》的简要记载外,最早的史料是东汉桓帝建和两年(148)的石碑《汉司隶校尉甘为杨君颂》,这是当时汉中太守王升写的,现藏汉中博物馆。碑文说:“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意思是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命运,兴起于汉中。道路通过子午,大散关进入秦中。
大散关是陈仓路的关口。在今天的陕西宝鸡西南部,该遗址仍然存在。毫无疑问,韩信军队已经进入了海关。子午节是子午节道路。“道路由”,道路由,然而,是指刘邦军进入汉中还是汉中的道路由,没有明确的说法。一些历史学家怀疑,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达可能意味着韩信军也有子午节道路。
汉台遗址,据说刘邦为汉王时建的宫殿就在这里,现在是汉中博物馆的所在地。收藏的许多石碑值得一看。记得汉军“散入秦”的《汉司隶校尉甘为杨君颂》石碑就在其中。俗话说,前事不忘,得书之鉴。这是关于翻阅过去的记录,可以鉴别今天的得失。然而,历史学使用了一种从现在到过去的逆向时间观。查后事之详,也可以知道前事之略。《三国志·蜀志》魏延传记载,当魏延和诸葛亮一起从汉中攻关时,他多次建议“如韩信故事”进军,即采用韩信反攻关的战略。士兵分为两条路,领导1万名精锐士兵。他的儿子在中午袭击了长安,震惊了关中,吸引了魏军的注意。与此相呼应,诸葛亮带领大军从西方的褒斜道出来,两军夹击会师可以一举攻克关中。诸葛亮用兵谨慎,出人意料地赢得了非所长的胜利。他拒绝了魏延的建议,用正兵正直推进。他五次北伐都没有成功。在王业的路上,他倒下了五丈原,留下了永恒的仇恨。
经常听说历史不能假设。事实上,假设是历史常用的有效方法。若诸葛亮接受魏延的建议,采取当年韩信反攻关中的战略,是否会成功?物换星移,难以评判。然而,在韩信的反攻中,魏延的建议可以证明不要派奇兵出子午道。灌英是刘邦军著名的将军。他多次带领汉军精锐部队进行突袭。在反攻关战争中,他没有和军队一起在关中西部作战,而是直接进入关中东部攻打橡树杨,迫使塞王司马欣投降。由此推断,子午道的奇兵可能是由他领导的?
2010年8月,我随着历史再次访问关中。我先去咸阳寻找始皇帝的宫城,然后爬到长陵西望宝鸡,东望临潼。我想起了章邯环顾废丘的不安景象[ 1 ]。我穿越渭河,穿越长安,从子午口进谷,沿着废弃的旧道蜿蜒深入。山夹道,树荫遮阳,潺潺的山涧流淌,崎岖的土路蔓延,废墟的光影间,历史沧桑。回程在子午流连了很久,眼前脚下,800里的秦川尽收眼底,与同行的陕西考古学家李举刚拍照谈笑风生。“如果我等着像灌婴一样领导这里,三秦应该无险可守,关中怎么能不恐慌震动……”这时,我相信明天下午的韩信战略。
考察归来后,我读了周宏伟先生的宏篇大论《汉初武都地震与汉水上游水系变化》。我很高兴!感慨之下,我对韩信“从故道还”反攻关的战略和路线有了贯穿古今的认识。
公元前186年,韩信率领汉军反攻关 武都大地震前,当时汉水不仅是连接陇西、鄂西的畅通水道,而且是汉水上游地区,船舶便利。从汉中出发,逆水西行可一直抵达陇西,从天池大泽北上,可沿老路靠近陈仓。在这样的交通条件下,韩信暗出陈仓的战略,在粮草和兵员的运输上不会有重大障碍。在这样的交通条件下,在韩信大军离开陈仓之前,他们必须首先沿着西汉水攻击雍军控制的下辨和西县。他们的军事意图一方面是假装袭击陇西,另一方面是封锁汉水航道,防止陇西雍军顺流而下。汉军离开陈仓后,他们袭击了汉中,从后面攻击了刘邦军。
有人说,《老子》是兵书。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无常形,因地而变,几乎与道相似,最受哲学家尊敬。韩信出生在水乡淮阴,一生用兵,最善于依靠水势。在韩信的军事生涯中,假装是他指挥的第一场大战,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场汉中反攻关的成功战例。事后想来,除了各种规划计量外,古汉水系畅通的利用,不可谓天助。200年后,诸葛亮五次走出汉中北伐,都以失败告终。除了各种不利因素,古代汉水系统的交通也被切断了。难道上帝不帮助我,我的生活!
明出子午 暗陈仓:刘邦还定关了唯一成功的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