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在依靠裴度和李苏平息淮西叛乱后,脸上感到光彩夺目。他决定建立一座纪念碑来纪念这场大胜利。谁来写这篇碑文?就在裴度手下,有一位行军司马韩愈,擅长写文章,跟随裴度到淮西。唐宪宗命令韩愈起草《平淮西碑》。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是唐代杰出的作家。他认为,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社会风气不好,连文风都衰落了。许多文人写的文章,喜欢堆字藻,强调对偶,缺乏真情实感。他决心改革这种风格,写了许多散文,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主张和写作实践实际上是一种改革,但也继承了古代散文的一些传统,被称为“古代散文运动”。后来,人们称他和刘宗元为“古文运动”的创始人。
韩愈不仅擅长写文章,而且是一位直言不讳的大臣。写完《平淮西碑》后,又发生了一件冒犯朝廷的事。
原来唐宪宗晚年迷信佛教。他发现凤翔的法门寺里有一座宝塔,叫护国真塔。塔里供奉着一根骨头,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留下的一根指骨,每30年开一次,让人向他致敬。这样做,我们就能得到风调雨顺,人人平安。
唐宪宗相信了,特地派了30人到法门寺隆重迎接长安。他先把佛骨放在宫殿里供奉,然后送到寺庙里供大家敬仰。下一班王公大臣,看到皇帝这么认真,不管信不信,都要凑个乐趣。许多人千方百计想得到机会去拜佛骨。有钱人捐了香火钱;没钱的话,头上和胳膊上用香火烫几个香疤,也算是对佛的虔诚。
韩愈从不相信佛教,更不用说崇拜佛骨了。他对这种铺张浪费迎接佛骨非常不满,所以他给唐宪宗一个纪念碑,建议宪宗不要做这种迷信的事情。他说,佛教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它只是自汉明皇帝以来从西域传入的。他还说,历史上所有信仰佛教的朝代都没有长寿。可以看出,佛陀是不可信的。
唐宪宗收到这个奏章,大发脾气,立刻叫了首相裴度,说韩愈诽谤朝廷,不得不处死他。
裴度赶紧为韩愈求情,唐宪宗气慢慢平了,说:“韩愈说我信佛太多了,我可以原谅他;他甚至说信佛的皇帝寿命短。这不是诅咒我吗?就这样,我不能饶他。”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为韩愈求情。唐宪宗没有杀韩愈,就把他降职到潮州当刺史。真的可以说“朝奏九重天,夕阳路八千。”
从长安到潮州,路途遥远,韩愈一个人,被派到如此偏远的地方,一路上的辛酸心情,就别提了。
当韩愈来到潮州时,他想到了自己的不幸经历和人们的生活。他找到了潮州政府的官员,问当地人有什么痛苦。
有人说:“这里产量少,老百姓过着艰苦的生活;城东恶溪(今广东韩江)还有一条鳄鱼,经常上岸伤害牲畜。人们真的被它伤害了。”
韩愈说:“既然如此,我们就得想办法把它除掉。”
尽管如此,韩愈还是个学者。一个不会动刀,另一个不会射箭。他怎么能摆脱鳄鱼?后来,他写了一篇关于鳄鱼祭祀的文章,专门派人到河边读这篇文章。他还要求人们杀死一只猪和一只羊,把它扔进河里喂鳄鱼。在那篇文章中,他限制鳄鱼在七天内迁入大海,否则他会用强弓毒箭射杀所有鳄鱼。
韩愈不信佛,怎么能相信鳄鱼有灵呢?当然,这只是他安定人心的一种手法。
巧合的是,据说在那之后,大池里的鳄鱼真的再也没有出现过。当地人认为,朝廷派来的大官对鳄鱼的驱逐令有效,并安全生产。
韩愈在其他地方当了一年官,然后回到长安,负责国子监督管理局(朝廷设立的最高教育机构)的工作。今年(公元820年),唐宪宗被宦官杀害。他的儿子李恒就位了,那就是唐穆宗。
为什么韩愈反对唐宪宗迎佛骨?韩愈反对唐宪宗迎佛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