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原因是刘备东征孙权的真正目的不是为关羽报仇,而是为了重新夺回荆州。
,在两个军政集团的博弈过程中,一个人的生死根本不是一件事。事实上,更不用说孙权杀了关羽,也就是说,孙权杀了刘备。只要蜀汉和东吴能够就利益达成协议,双方仍然可以握手。在这方面,只要我们看看夷陵战争后东吴和蜀汉的表现,我们就能理解。
有些人可能会说,刘备毕竟并没有死在战场上。问题是,即使刘备死在战场上,刘阿斗和诸葛亮仍然会找到与孙权结盟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刘备东征孙权是为关羽报仇,只是蜀汉的政治宣传。
在当时的背景下,真正让刘备担心的是孙权带走了曾经属于刘备的荆州地区。这种仇恨让刘备无法释怀,而不是关羽的死。只是这个原因,有点难说,说要为关羽报仇。
当然,这也是刘备东征孙权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夺回荆州。当然,他不能马上杀了他。刘备需要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包括兵源后勤、战略物资,甚至提前派人到荆州进行渗透和反抗,秘密做统一战争工作,不断与孙权沟通。
许多人总是认为刘备征服孙权是冲动下的非理性决定;但事实上,刘备征服孙权是谨慎、谨慎、计划和计划的,直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当然,由于类似的原因,刘备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好准备,在准备期间,突然发生了另一件事,刘备不得不成为皇帝。
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准备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是关羽被杀后刘备选择先称帝而不是为关羽报仇的第二个原因。至于这件事,曹丕篡位称帝。
众所周知,关羽于公元219年12月被杀。自公元220年以来,刘备一直在为东征孙权做准备;然后,公元220年11月,曹丕突然篡位称帝;于是公元221年4月,刘备也在成都正式称帝;今年7月,刘备正式率军东征孙权。
考虑到正常登基称帝,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规划和准备。比如曹丕从公元220年7月开始规划,直到11月才正式登基,花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备在公元221年4月正式称帝,所以他至少在公元220年12月开始规划和准备。
考虑到曹丕篡位的消息从许昌传到成都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刘备得知曹丕篡位称帝的消息后,基本决定登基称帝。那么,刘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主要原因是刘备一直打着汉朝的旗号,但现在曹丕废汉立曹,让汉献帝以禅让的形式把王位传给自己。这相当于告诉世界,曹魏的政权是正统的,是汉朝名正言顺的继承者。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刘备不迅速接管汉朝的旗帜,刘备将在法律上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蜀汉开始有各种各样的传说,说汉朝的皇帝被曹派杀死了。几个月后,刘备以继承汉朝的名义登基。刘备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世界,他是正统和汉朝的继承者。
为什么刘备在关羽死后没有立即为他报仇,而是先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