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去世,曹丕从叶城到洛阳继位宰相、魏王,改建安25年为延康元年。延康元年十月初一(220年11月13日,桂毛日),魏王曹丕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士兵。13日(11月25日,乙毛日),汉献帝正式禅宗,曹丕三次上书辞让。29日(12月11日,辛未日),曹丕登被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罗阳为洛阳,赦天下。黄初元年11月初一(220年12月13日,桂酉日),以河内郡山阳邑(今山东菏泽巨野县)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
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他在公元220年失去了皇帝的宝座,也就是取而代之的魏文帝曹丕,将刘协封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上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庙奉汉祭。曹丕还给刘协留了一句礼貌的话:“我可以和你一起享受世界上的好东西。因此,曹丕并没有除掉汉献帝刘协,而是善待了亡国之君。然而,这样做显然是有风险的,也就是说,刘协可以与忠于汉朝的力量结合起来,从而起兵造反。所以,问题来了,曹丕称帝后,没有杀汉献帝,他不怕汉献帝造反吗?
一
@ 在我看来,篡汉自立后,曹丕之并没有杀死汉献帝刘协,显然也不担心汉献帝能东山再起。当然,魏文帝曹丕之所以能有这种自信,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考虑到当时汉献帝刘协的年龄和心态,他没有继续战斗的斗志。刘协(181年4月2日至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即汉献帝,东汉末代皇帝(189-220年在位),汉灵帝刘红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亲为灵怀皇后王荣。公元181年出生的刘协,在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时,已近40岁。汉末三国时期,40岁的年龄,其实并不年轻,比如周瑜等历史人物,往往在30多岁时就去世了。
所以,在笔者看来,从年龄上看,刘协已不再年轻气盛。当然,如果看刘协的一生,他的经历会挫伤他的斗志。东汉末年,刘协幼为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父亲汉灵帝去世后,汉少帝即位,封为渤海王。宦官之乱后,刘协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九月初一(189年9月28日),在司空董卓的支持下,即位为帝,正式成为东汉最后一位皇帝。然而,汉献帝刘协虽然登基称帝,却没有掌握实权,即被乱臣贼董卓架空劫持。
二
汉献帝刘协在董卓部将李珏和郭泗劫持董卓伏后。在杨奉和董承的护送下,逃离长安,东行。建安元年(196年),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结果不成功。曾经的颠沛流离,尤其是多位权臣的劫持,让汉献帝失去了夺回大权的希望。这自然成为曹丕不担心刘协造反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如果是20多岁的汉献帝刘协,那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威胁,即使不想要他的生命,也需要软禁。然而,当时的汉献帝刘协自然很难将魏文帝曹丕视为重要威胁。
就第二个原因而言,忠于汉朝的力量已经基本消失,@ 即使汉献帝刘协想造反,也很难聚集足够的力量。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丕作为储君驻守叶城(今河北临漳县西),魏讽暗谋攻叶,与之同谋的陈毅自首,曹丕率众平定变乱,杀魏讽。在这方面,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曹丕削弱了亲汉反曹的力量和文官集团的力量,甚至成千上万的死者为篡夺汉朝和建立曹魏王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在曹丕之前,曹操已经彻底压制了汉朝的力量。
三
在建安五年(200年),刘协对曹操的权力垄断感到不满,不愿意成为傀儡。他暗中命令董贵人的父亲骑马,将军董承设法杀死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密谋合谋。结果,董承等人被曹操杀害,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死。此后,伏皇后被幽闭而死,刘协和她生的两位王子也被毒酒毒杀,伏氏族100多人被处死。对曹操来说,杀汉的力量可以说是毫不手软的。的确,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都忠于汉朝。
然而,这些都是曹魏以外的力量,即在曹魏的领土上,曹操和曹丕的父子都杀死了汉朝的力量。而这自然给了曹丕不杀汉献帝刘协的信心。换句话说,如果曹魏还有很多汉朝的力量,曹丕自然不会对汉献帝刘协那么放心。一旦汉献帝刘协在曹魏起兵造反,蜀汉和东吴都会迅速做出反应,这将是摧毁曹魏的最佳机会。然而,汉朝的力量消失了,刘协本人也没有精神,上述情况显然很难出现。除上述两个原因外,曹丕对汉献帝刘协的厚待和婚姻关系也将束缚汉献帝刘协。
四
@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威胁刘协立女曹节为皇后。曹节成了刘协的皇后,这意味着曹氏和刘氏成了公婆。换句话说,曹操希望通过这一举动,让汉献帝刘协放弃抵抗的想法,从而在利益上与曹操家族站在一起。与此同时,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奉汉祭。也就是说,虽然汉献帝刘协失去了皇帝的宝座,但刘协有自己的封地和食邑,可以继续使用东汉天子的礼仪,在封地内祭拜祖先。从这个角度来看,汉献帝刘协应该是古代历史上亡国之君中待遇最好的。
对曹丕来说,之对刘协的厚待和宽容,无疑是希望刘协能在曹魏安心享受荣华富贵。值得注意的是,山阳公刘协的封地离曹魏都城洛阳不远,@ 这也可以看作是曹丕对刘协的防备,如果你有什么二心,我可以迅速派兵攻打。所有这些都促使刘协在退位后愿意接受现状。而且对曹丕来说,也不用担心这位亡国之君会图谋不轨。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刘协寿终正,魏明帝曹睿率臣亲自哭祭。八月仁申,以汉天子礼仪葬在禅陵。死后的头衔是孝敬皇帝。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曹丕篡位称帝后 曹丕为什么不杀汉献帝为什么不杀汉献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