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蜀汉起步晚,缺粮缺人 蜀汉是如何对抗魏吴的?


蜀汉大军粮食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书中有一段历史故事,品味一番淳美情怀。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停。”

曾经涵盖荆州、益州、汉中的三国之一,刘备以蜀地为基础,建立了“蜀汉”。

虽然刘备并不缺少凶猛的将军和谋士,但蜀汉的基础太浅,被公认为“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弱的存在。

蜀汉起步晚,缺粮缺人 蜀汉是如何对抗魏吴的?

三国时期,在这个冷兵器时代,粮草和兵力都在战斗。

早在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就采纳了枣、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让士兵开垦土地),然后继续推广到各州县。因此,那一年,魏国得到了数百万的石斛。

在农业稳定发展军事的前提下,这就是魏国如此强大的原因。

在吴国,孙策一直致力于发展国内农业。黄武五年(226年),吴国设立了屯田都尉,保证了吴国军队的粮草供应。

刘备没那么幸运。与魏、吴相比,蜀国成立较晚。直到建安13年(208年)占领荆州五县,刘备才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但当时荆州还没有完全平静下来,内外都需要大量的兵力,根本无法分兵屯田。

蜀汉起步晚,缺粮缺人 蜀汉是如何对抗魏吴的?

在人口不足的情况下,刘备还使用妇女作为生产和运输劳动力。

尤其是汉中战争期间,蜀国花费数万人力物力夺下的汉中,或者曹操转移了人口剩余的空城,让人口不足的蜀汉雪上加霜。

蜀汉基业的创造已经耗尽了原有的底蕴。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描述了益州:“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不堪,这也是危急存亡之秋。”

正常情况下,经过多次战争,蜀汉应利用蜀地易守难攻的地形,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屯田。完善国际整体,丰富战争资本。

然而,蜀汉的屯田却实施得很晚,直到建兴十二年春(234年),才在五丈原屯田应对司马懿的长期对抗。

蜀汉起步晚,缺粮缺人 蜀汉是如何对抗魏吴的?

那蜀汉为什么不屯田呢?

蜀国没有意识到粮食对国家的强大重要性吗?

蜀汉富饶的成都平原产量是否足以消耗蜀国和14万士兵的日常战争?

其实都不是。

在魏、蜀、吴三国中,蜀人口最少。人口少意味着能开人力营的土地少。蜀汉灭亡前的农业供养比例几乎为5:1。

从蜀国源源不断地将魏国俘虏的人口安置在成都,从新繁等地可以看出,蜀国平原民力不足,荒地众多。

那么,为什么缺粮缺人的蜀汉能与强大的魏吴作战呢?

诸葛亮用什么来支持北伐大军的后勤?

答案在蜀吴联盟!

三国时期,蜀吴联盟经贸交流正常。

当时诸葛亮在全国发展纺织业,仅成都就集中了7.6万人。

就连诸葛亮家门前也种了800棵桑树。

蜀汉起步晚,缺粮缺人 蜀汉是如何对抗魏吴的?

蜀锦以远近著称,吴国乐于从蜀国购买做好的锦缎。

蜀国把制作好的锦缎卖给吴国,然后用从吴国赚来的钱买吴国的粮食,从而缓解了蜀汉的粮食压力。

诸葛亮对纺织业发展的看法如下:“决敌之资,只仰锦耳”。

诸葛亮巧妙地利用锦缎附加值大于粮食的原则,以最少的人口赚取最多的粮食。

诸葛亮个人治国能力体现了如此高明的经济战略。


蜀汉起步晚,缺粮缺人 蜀汉是如何对抗魏吴的?蜀汉起步晚,缺粮缺人 蜀汉是如何对抗魏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