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寺普贤骑象之谜,
万年寺无梁砖殿中间有一座铜铸普贤骑像。大象白色,腹部空虚,四脚踏三尺莲座,四体有力,简单而充满活力,眼睛明亮,栩栩如生。像普贤坐在莲花平台上,姿势丰富,服装线条流畅,花冠雕刻精致,手持如意,表情庄严庄严。普贤、莲花平台、白大象比例均匀,质地真实。
全像通高7.35米,其中白象3.3米,莲台加普贤4.05米,总体重62吨。这座铜像是宋太宗命张仁赞在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成都分公司铸造的,然后运至峨眉山焊接而成。千年多了。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无数的问题:北宋时期如此巨大而笨重的铜像是如何铸造的?
铜像的四个部分:普贤、莲座、白象和红莲。我看不到焊痕。当时,什么工具和工艺可以焊接得如此无缝?此外,从成都到峨眉山,山路崎岖,交通不便。那一年我们怎样才能把它运到山上?
据说东汉末年,峨眉山农蒲公上山采药,发现鹿的脚印,跟着鹿的痕迹来到山顶。突然,我听到天空中传来一阵仙乐。抬头一看,我看见普贤菩萨穿着黄色的法衣骑在六颗牙齿的白色大象上,在五彩缤纷的祥云中飘向天空。所以蒲公放弃了自己的房子作为寺庙,叫做初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匡义征召白水寺(今万年寺)住在茂真,送经书、七宝环等。回山后,茂真扩建寺庙,改名为白水普贤寺。第二年,太宗派内侍张仁赞带着3200块黄金去成都买铜。根据蒲公的故事,他铸造了普贤骑像铜像,然后运到山上,放在万年寺里。
另一个传说是,精通医术的茂真在皇宫为皇后品脉时,告诉他会有继承人。几个月后,皇后真的生下了一个男婴,这让有女儿和儿子的太宗欣喜若狂。他钦佩茂真的神奇预测,并派张仁赞到峨眉雕像。
事实上,这些民间人士从世俗的角度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出于政治需要。历代帝王都需要宗教来辅助统治。山西五台山是中国第一个国际佛教场所,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代后晋被辽国占领。大宋政权建立后,与文殊地位相同的普贤成为皇帝支持和与文殊竞争的对象。峨眉山东晋有普贤寺(今万年寺前身),@ 早在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嘉州地方官就多次表示:“普贤出现在峨眉山,很可能是朝廷授意的。因此,朝廷派内侍张重到峨眉山为原来的普贤泥像镀金,这是皇家出面为普贤道场的形成造成舆论的。后来,又发生了征召茂真铸造铜像的事。普贤骑六牙白象铜像的铸造,成为峨眉山普贤道场形成的标志,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在北宋时期,铸造技术非常有限,焊接技术相对落后,没有大型运输工具。因此,普贤菩萨在万年寺的铸造、焊接和运输已成为万年寺几千年来无法解决的三个谜团,这也促使无数专家试图解开这个谜团,但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失败了。
万年寺普贤骑象之谜简介 铜像是怎样铸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