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版》播出后,梅长苏的形象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这种优雅、温柔、勇敢、充满战略的人才在历史上其实是真实的。这个人就是梅长苏的原型,陈庆之。
陈庆之的生活很简单。他基本上只穿素衣,身体虚弱。他甚至不能打开普通的弩。他自然不擅长舞刀和枪。作为一名学者,他在18岁时成为了一名小书记,但他一直想为国家服务,但他没有机会。他只能通过分散他微薄的财富来吸引名人。
最后,在他41岁的时候,他有机会带领军队战斗。当时,他只有2000多人,他的对手是2万多人的魏国军队。虽然陈庆志没有力量绑鸡,但他非常擅长鼓励士兵,提高士气。他的下属愿意为他赴汤蹈火。因此,在战场上,仅2000多人的军队就打破了魏国的2万军队,他以世界闻名。
公元528年,北魏内部发生叛乱,梁武帝趁机让陈庆之带领一支只有7000人的队伍,护送投降的魏北海王元浩回北方。
在与北魏的第一次交锋中,陈庆之迅速做出决定,一天之内连接了三个城市。虽然魏将丘大千拥有多达7万部队和魏济阴王元辉业2万部队作为后援,但他从未与陈庆之作战。最后,丘大千投降,元辉业的部队被摧毁。
之后,陈庆之攻打了荥阳城,但荥阳的魏军很顽固,陈庆之没能马上打下来。此时,魏军其他部队立即支援,最终形成了30万魏军内外合围7000梁军的局面。
陈庆之在如此悬殊的兵力下,并没有选择突破,也没有选择投降,他选择继续进攻荥阳城。他亲自挑鼓,指挥攻城,士兵们士气大振,很快就占领了长期攻不破的荥阳。之后他带着3000精骑背城而战,魏军知道荥阳已经失去士气大败,自乱阵脚,被陈庆之打得四散奔逃。之后,陈庆之经历了47场大大小小的战斗,赢得了32座城市。这样一首童谣在当时的北方流行起来:名师莫自监,千军万马避白袍。又被称为白袍将军,因为陈庆之喜欢穿白色的衣服。
后来,梁军兵力不足,陈庆之不得不独自返回南梁。后来,当陈庆之去世时,皇帝给了他一个“武术”的头衔。“武术”一词的头衔可以表明陈庆之在军事上的贡献是多么美丽和强大。
梅长苏真的存在于历史上吗? 谁是他的历史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