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龙袍和国运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国一直非常流行。邹衍也是众子百家的原创阴阳家,认为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美德,这与五行相对应。受此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皇帝也非常关心五行理论,研究了自己王朝的美德,直接反映了皇帝龙袍的颜色。在真实的历史中,皇帝的龙袍并不都是黄色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颜色。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相应的颜色是青、红、黄、白、黑。五行相生相克,就像各个朝代的变迁一样。
关于王朝的五行理论,首先是邹衍的五行观,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理论。邹衍认为,朝代的替代是相克的,也就是说,下一个朝代的建立就是他克制上一个朝代。从这个角度来看,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的理论应运而生,而取代周朝的秦朝,自然属于水德,尚黑,以水克火。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秦朝龙袍是黑色的,秦人还是黑色的。
根据这一理论,汉代取代了秦朝,应该属于土德和黄色,所以龙袍的颜色应该是黄色的,但事实上,汉初的龙袍是黑色的。这就是为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汉朝建立时,刘邦直接抛弃了秦朝,认为汉朝直接取代了周朝,因此,刘邦在汉初确定的汉朝美德是水德和黑色。这种观点直到汉武帝才改变。汉武帝认为直接撇开秦朝是不合适的,所以他把汉朝改为土德,仍然是黄色的。
这种五行相克理论直到西汉末年才发生变化,也许是因为觉得相克太血腥暴力了,于是刘向父子提出了五行相生理论。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朝代的变化不是相互克制的,上一个朝代已经耗尽,所以他们孕育了一个新的朝代。相应地,在王莽的新朝之前,修改了虞土、夏金、殷水、周木的德行,这一理论在刚提出时并不十分重视。
由于王莽名义上是一个被接受的禅宗,为了找到政权正统性的支撑点,王莽采用了刘翔父子的五种元素理论,在刘翔的理论中也抛弃了秦朝。汉朝直接继承的周朝是火,汉朝属于火。而取代汉代的新朝,即火生土,属土德,尚黄。东汉光武帝刘秀也认可了这种五行相生的理论,也认为汉朝属于火德,尚赤,后期汉朝皇帝的龙袍一般都是黑红相间的。
在五行相生理论的影响下,魏蜀吴都认为自己是三国时期继承下来的汉朝正统,所以魏蜀吴都认定自己属于土德。晋是土生金,属金德。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这种朝代德行的延续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为了为自身国家的建立找到正统的支撑点,各国都相互攀登,相互确定。当然,一些少数民族的政权并不热衷于这一块,比如前秦没有给自己定德,所以前秦五行缺德。
隋朝时,由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直接扰乱了朝代的变迁和五行的相生,隋文帝直接将自己与周朝联系起来,认定隋朝是在周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木生火,属于火德,尚赤。从那以后,五行相生的理论又继续了,火生土,后来唐朝认定自己是土德,尚黄。
唐朝以后的五代十国,因为十国太小,没有给自己定德。后梁属金德,尚白,后唐认为是唐朝的延续,所以属土德,尚黄。后晋属金德,尚白,后汉属水德,黑,后周属木德,尚青。
直到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朝才成立。由于赵匡胤是在后周的基础上建立的宋朝,根据木火的相生理论,宋朝认定自己是火德,尚赤。我们可以看到宋朝很多皇帝的龙袍都是红色的。
后来元朝认定自己是金德,还是白的。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火不是生土吗?元朝怎么会属于金德?这是北宋被金摧毁的,所以金认定自己是土德,元灭金,元朝属金德,获得土生金。
直到元朝,五行理论才被大家接受,直到明朝的建立,因为元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朱元璋不认为明朝的建立取代了元朝,恢复了汉族正统,所以他把五行理论,认为明朝属于火德,红色,火克金,明朝皇帝的龙袍有红色的龙袍。
然后到了清朝,就乱了。毕竟是少数民族政权,不太在意传统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所以也没有明确定自己的德行。说白了,也是五行缺德。从那以后,朝代的尚德尚色理论中断了。当然,后世也有人认为清朝属于水德。根据五行相生理论,民国属于木德,尚青,所以会有白天。而这个朝代属于火德,全国赤旗飘扬。
龙袍与国运有关吗? 为什么每个朝代的龙袍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