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丽蒙古战争的详细经历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发生?


起初的战争

1219年,蒙古和高丽共同摧毁了进入高丽的契丹叛军,并与高丽签署了一份友好条约,“两国约为兄弟,一切后代都不会忘记今天”。1225年,蒙古帝国要求高丽向他贡献。高丽拒绝了。当蒙古使节抵达义州边境时,她被高丽朝廷伤害,但成吉思汗在西夏征服,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123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命撒礼塔率师攻打高丽。蒙古打到朝鲜半岛中部,洪福源率群众投降,高丽王弟怀安公王下降。撒礼塔后,开城任命达鲁花赤等72人守卫,蒙古军暂时撤出高丽。

1232年,高丽王杀死开城驻扎的达鲁花赤等72人,从松都(今开城)迁往江华岛,防止蒙古再次入侵。蒙古得知此事后,立即第二次攻高丽。这一次,蒙古一直到朝鲜半岛南端。但蒙古无法占领江华岛,在现在的光州附近败北。蒙古首领撒礼塔在龙仁中流亡(据说被一位高丽僧人暗杀)。蒙古副帅铁哥回到蒙古。后来,高丽王遣使节请罪,但不肯屈服于蒙古,并派兵攻占已归附于蒙古的西京等地,劫占了降将洪福源的家。

窝阔台汗四征高丽

托雷在成吉思汗去世后,根据幼子掌管父业的蒙古传统习俗,监国摄政。1229年,拖雷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商议推举蒙古大汗。按照蒙古习俗,幼子有权优先继承父业,因此,宗王大臣都计划推举拖雷作汗。耶律楚材等人说服蒙古宗王,坚持按照成吉思汗的遗诏行事,拥有成吉思汗的第三个窝阔台,继承蒙古汗位。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宫廷内讧,拖雷还支持窝阔台。八月二十四日,窝阔台大汗登基。

高丽蒙古战争的详细经历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发生?

元太宗窝阔台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出兵征伐,拓展疆土。1231年8月,以高丽杀使者为由,命撒礼塔率领蒙古大军讨伐高丽。入驻蒙古军高丽后,洪福源率民1500多户迎降,附近州郡也有来降者。在洪福源的配合下,撒礼塔先后攻占40多座城市,连战连捷的蒙军直接逼近高丽王城。高丽高宗派弟弟怀安公王乞降。蒙古军队要求巨额财产后退军。但仍有72名达鲁花赤(守卫者)留在高丽的各京、府、县,间接控制着高丽。高丽国王逃到江华岛。

1232年6月,高丽王举反,杀死蒙古所置达鲁花赤72人。高丽权臣崔怡决定迁都江华岛,以避免蒙古的报复。于是窝阔台决定第二次讨伐高丽。八月,再命撒礼塔率师征高丽,到王京南,攻其位仁城时,中流矢亡。副帅铁哥领蒙古军回师。洪福源统治着原降服的高丽百姓。十月,高丽王遣将军金宝鼎、郎中赵瑞章向窝阔台请罪。

1233年4月,窝阔台诏书高丽王悔改,指出了他犯下的五大罪行。高丽王没有朝圣,因为他占领了江华岛,蒙古没有水兵。相反,他派兵攻占蒙古西京等地,抢劫了降将洪福源的家。为此,窝阔台决定第三次派兵攻打高丽。

1235年,蒙古入侵庆尚道和全罗道。高丽的民间抵抗力很强。高丽皇室也在江华岛修建工事。尽管高丽多次击败入侵者,
但仍然无法抵抗蒙古军队(蒙古军队试图迫降烧毁粮食)。高丽高宗于1238年向蒙古求和。蒙古撤军后,高丽同意将高丽王室作为蒙古人质。然而,高丽只给蒙古人送去了一个与皇室无关的人。蒙古怒不可遏,要求高丽皇室搬出江华岛到蒙古做人质,清除海上所有高丽舰船,交出反蒙古官员。然而,高丽只送了一个王子和10个贵族的孩子,拒绝了其他要求。

高丽蒙古战争的详细经历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发生?

因此,1240年,蒙古派兵征服昌州、朔州等地。1241年,高丽王以族子为己子入质,高丽臣服于蒙古。

高贵从汗到蒙哥汗四征

自1232年高丽迁都江华岛以来,激怒的蒙古军队已经派遣了七次军队征服高丽,给高丽人民造成了深远的灾难。许多地方因为害怕蒙古的军事力量而将城市附属于蒙古。高丽的许多部长也质疑与蒙古对抗的政策。与此同时,

蒙古还计划将高丽进入质蒙古的质子作为新君,一旦这成为既成事实,高丽朝廷就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

1246年(元定宗贵由汗元年)高丽停止年贡时,蒙古军队从1247年至1258年(元宪宗蒙哥汗八年)四次进攻高丽,迫使高丽王子派王子前来朝贡,留在蒙古为质。

1247年,蒙古第五次入侵高丽,要求高丽皇室搬出江华岛作为蒙古人质。 1248年,蒙古大汗贵由汗死,蒙古撤军。

1251年,蒙古大汗蒙哥继位,蒙古再次要求高丽王室做人质。高丽拒绝后,蒙古于1253年大规模入侵高丽。高宗最终同意搬出江华岛,将安庆公交给蒙古。
随后,蒙古军撤退。

1258年,高丽众大臣发动政变,杀死了主张弃陆保岛的权臣崔,并向蒙古投降。1259年,蒙古与高丽达成和解协议,蒙古军队撤出高丽,高丽朝廷迁出江华岛移居陆地,并派王子到蒙古,两国战争状态结束。

高丽蒙古战争的详细经历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发生?

忽必烈消灭了强烈的抵抗力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春,高丽国王去世。忽必烈派兵护送高丽王子回国即位,是为了高丽元宗。同时宣布在高丽实施大赦,送回高丽俘虏逃往辽东的民户,禁止蒙古边将入侵高丽,抚民心。元宗即位后,一直采取亲元立场,引起大臣不满。

忽必烈将高丽视为元朝的属国和进攻日本的跳板。到元五年(1268年)夏天,忽必烈命令高丽新国王在高丽制造1000艘能载4千石的海船,以备元军攻打日本或南宋。元朝对高丽的控制和榨取,使高丽朝野极为不满。至元六年(1269年)八月(阴历,下同),林衍废其王。同年10月,忽必烈派头的哥哥带领士兵压境;高丽王世子被封在北京朝代,是一个特殊的进入和支柱国家,并派兵护送他回国。与此同时,派兵部侍郎里德(史书写为里德)一行出使高丽,高丽林衍限期来北京表达感情,等待决定。在元朝的三威下,高丽都统领崔坦、李延龄等50多个城市在西京(今平壤)归降。高丽元宗复位,亲自面对忽必烈。

元七年(1270年)正月,忽必烈将高丽西京改为东宁府(后升东宁路),分为元朝辽阳省。与此同时,派头战哥率领军队护送高丽国王的父子回国,任脱脱朵儿、焦天翼为高丽达鲁花赤(督官)。同年春天,元军兵临王京(今开城)城下。此时,林衍已死,其党三别抄军首领裴仲孙等拥立王室妾承化侯王温,退守珍岛(今南金罗道),坚持抗元。

到元八年(1271年)5月,元将领忻都率兵攻占珍岛,王文等被杀。金通精退到延罗(今济州岛)。到元十年(1273年)4月,忻都攻占延罗,抓获金通精等人。元军占领济州岛,元朝随后设立了延罗国诏,驻军。国王投降蒙古汗国,高丽蒙古战争结束,高丽成为元朝的藩属国。 [5]
设立征东行省统治,派蒙古“达鲁哈赤”(长官)负责行政事务,收取贡献。


高丽蒙古战争的详细经历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发生?高丽蒙古战争的详细经历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