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画家:萨都拉生活简介


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萨都拉(约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回族(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予翰林文字,提升南台御史,弹劾权贵,左迁镇江记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御史,左迁淮西北路,晚年居杭州。萨都拉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才,人称雁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歌内容多为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奖励回应等,思想价值不高。萨都拉还有《严陵钓台图》、《梅雀》等画,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

萨都拉,阿拉伯语Sadal-Allāh
音译,意思真主之福,与其字天锡意合。号直斋,回人。祖父思兰不花,父阿鲁赤曾守云代。萨都拉出生在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西北),据说出生在镇江(今江苏)。早年家境贫寒,但资质超拔英敏。进士第四年(1327)泰定。天历元年(1328)7月,将仕郎资格任镇江路录事司达鲁花赤,任间多以风教为先。他亲书录事司堂匾善教,自勤自勉。至顺二年(1331)七月,前后三年调任江南行御史台史。在职期间,他南至吴楚,西至荆楚,北达幽燕、上都等地,与张雨、倪赞、马九皋等人一起写了《满江红·金陵怀古》、《念奴娇·登石头城》、《登北固城楼》、著名作品,如《女谣》。

元代诗人画家:萨都拉生活简介

元统二年(1334)八月,调任燕南肃政廉访司照磨(治所真定,今河北正定)。第二年初又调职了。作为监礼官,他陪同吉贤学士在一个真正的影堂里祭祀拖雷,并前往河间和沧州审判刑狱。从元二年(1336)春天开始,他南行入闽,任闽海福建道消政廉访司(治福州)知事。他经过徐州、扬州、平江、杭州、桐庐、兰溪、仙霞岭、崇安、建溪等景点,留下了诗篇。

后至元三年(1337)8月,他再次迁往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晋升为今年冬天从七品到工作的七品。到目前为止,他一生创作了400多首诗。也许他因体弱多病早逝。关于萨都拉的晚年,武林(杭州)依然隐居、寄情山水,莫知终之说,还有充当方国珍的幕僚,终于太湖司空山,太白山下等等。萨都剌自称名在儒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为官清廉,宦绩也可称赞,他天生好游,擅长写楷书,主要成就在诗歌创作上。由于官职低微,元人将他与贯云石、马祖常、余阙等并列,但后人备受推崇,被列为元代词人之冠。因宦官游南北,所以胸中包含了万里名胜的风情,以北人的气质,涵融了前人的长处,没有攻击前人。诗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文字雄健,音律清晰,有一种清晰的少廓气息。《雁门集》(有三卷、六卷、八卷、二十卷)、《萨天锡诗集》十卷,《集外诗》一卷(毛晋刻)、萨天锡逸诗(日本刻本)和西湖十景词。


元代诗人画家:萨都拉生活简介元代诗人画家:萨都拉生活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