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泰勒曼:被巴赫淹没的作曲大师


作为巴洛克和古典之间的交界人物,1767年86岁去世的德国作曲家泰勒曼,死前死后相遇冰火。他是巴赫和亨德尔的同时代人。他们有音乐和生活的交集,但他们的生活比他们好。他们不仅被称为“圣乐之父”,他们的作品也被巴赫整理和改编(他是莱比锡圣托马斯大教堂的乐长,巴赫的前任)。19世纪,三位同时代大师的地位开始“倒挂”。巴赫门德尔松的“复兴巴赫”运动再次被世界所认识。亨德尔排名第二,泰勒曼进入冷宫。

罗曼·罗兰对此感到愤怒,认为“历史是最有偏见的科学”。在历史性的选择性遗忘中,“没有一粒尘埃比落在泰勒曼身上的更重”。但罗曼·罗兰没有门德尔松那么强大,后者不仅作曲,还发现并指挥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对巴赫的再发现,今天依然方兴未艾。有人说他可能写过四首受难曲,但只剩下两首,另外两首是遐想。泰勒曼一生写了3000多部作品,包括大量的圣乐,但今天很少表演。他流传最广的是《G大调中提琴协奏曲》。

中提琴比小提琴低五度,高八度,一直是弦乐队和声的替补角色,声音有点像鼻音。有一段时间,我痴迷于中提琴的音色,觉得它“丰满饱满”,还带着一点“歌唱呜咽”。如果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音色分别适合黎明和夜晚,中提琴适合下午,就像一盏温暖的灯。听过很多版本的泰勒曼这首歌,当初拿索斯公司推出的版本音色非常干净,充满了欲言又止的魅力。当然,随着著名艺术家的表演,音乐是珍贵的,尤里·巴什梅特的版本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

泰勒曼:被巴赫淹没的作曲大师

巴什梅特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内乐界翻译为巴什麦。他出生在前苏联,在莫斯科学习音乐。身材瘦削,长发遮住脸庞,琴艺超出,他被称为“中提琴帕格尼尼”。帕格尼尼可以演奏“魔鬼的颤音”,一生都充满了江湖上的冒险,而巴什梅特就像一个温柔的学者,致力于莫斯科的古典音乐事业,除了表演和指挥。他的演绎风格自然,轻松,抒情不便宜,乐声悄悄渗透。目前,巴什梅特是许多世界级演奏大师的好朋友,经常为他们串场补台。这是由中提琴的位置决定的。很少有人能以中提琴的名义举办音乐会,而小提琴家和大提琴家很容易举办。

事实上,泰勒曼之后还有很多中提琴作品,勃拉姆斯、巴托克和欣德米特都写过。欣德米特也是一位优秀的中提琴家。当然,中提琴只是许多作曲大师的临时玩伴。据说贝多芬非常喜欢中提琴,但单独作曲是另一回事。中提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很尴尬,但没有办法。作曲家会把它写在作品的分谱上,给伴郎或伴娘一个角色。提琴自然不能喧宾夺主,只能在弦乐队隐忍“合唱”。

就像罗曼·罗兰的抗议一样,时代的偏见和误解随处可见。巴赫曾经相信泰勒曼加冕为“圣乐之父”。当时乐队和合唱团争相主持泰勒曼,巴赫接替他时被质疑和嘲笑,认为他的影响力与泰勒曼不成比例。但必须指出的是,后人所说的泰勒曼作品“旋律平庸”、“不够崇高”、“重复自己”的三个缺点是不准确的。他是那个时代的先锋作曲家,强调作品的“歌唱”和“美”。

最害怕的是把他和巴赫、亨德尔相比。尽管他与亨德尔的宗教作品有相似之处,但影响显然是不够的,亨德尔的合唱今天依然直冲云霄,感人至深。与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相比,泰勒曼希望其内在深度、空间辉煌和外在气势。有人说,马太受难曲与米开朗基罗的宗教壁画相媲美,是欧洲文明的最高成就。规模大,实力强,从无来人。

但这没什么。天赋有大有小,世界和别人的观点无法数。时代的审美兴趣一直是谎言和最大的骗局。如果做得不好,人们会陷入“皇帝的新衣服”的故事,而不知道。他们期待着自我激励和自满。幸运的是,泰勒曼和罗曼·罗兰抱怨不满,但历史上有太多的旧案例,很难平反昭雪。他的中提琴曲仍然被今天的人拉着。听着,即使很好。


泰勒曼:被巴赫淹没的作曲大师泰勒曼:被巴赫淹没的作曲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