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揭秘:日本是无条件投降吗?


我们习惯性地称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为“无条件投降”。事实上,与德国相比,日本的投降实际上是“有条件的”。

1945年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促使日本投降。日本当局对是否接受有不同的看法。铃木贯太郎首相主张“忽视它”,“为战争前进”。随后,美国向日本使用了原子弹。

揭秘:日本是无条件投降吗?

日本军政领导人看到战败已成定局,于是主张在保留天皇制的前提下,“保护国体”,向盟国投降。军方对此并不满意,还提出了自行处理战犯、自主解除武装、同盟国军队不占领日本或仅限于象征性驻军的条件。在8月9日的御前会议上,裕仁天皇最终“圣断”:接受波茨坦的公告,只是为了确认皇室和皇帝的统治权力。”

8月10日,日本通过中立国瑞士和瑞典、美国、英国、中国、苏联,表示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但“理解:上述公告不包括任何要求损害陛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权利”,“日本政府真诚希望这种理解能得到保证,并希望迅速明确保证”。

收到日本照片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国务卿起草答复草稿,并向中国、英国和苏联领导人发出电告。草案规定,“从投降时刻起,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必须听从盟国最高指挥官的命令,以便采取他认为适合执行投降条款的步骤”,伪装承认皇帝政府的合法地位(盟军占领德国后,德国原中央政府被解散);它还规定,“日本政府的最终形式将根据波茨坦的公告和日本人民自由表达的意愿来确定”,为保留皇帝制度预留了空间。蒋介石回复杜鲁门,同意草稿中的“一切条件”。

8月14日,收到盟国回复的裕仁天皇在御前会议上说:“敌人也承认国家的身体。我没有任何不安...如果继续战争,国家和国家的未来都会消失,也就是母子都会消失。如果现在停战,可以留下未来发展的基础。”在后来的“玉音释放”中,他再次强调,战争结束时,“我可以在这里保护国家”。

上述事实表明,日本在接受波茨坦公告之前,没有立即废除盟国,甚至保留了天皇制的承诺。

提前告知日本“慷慨”的投降条件,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揭秘:日本是无条件投降吗?

德国和日本名义上都是对盟国的“无条件投降”,但实际情况并非不同。丘吉尔在1944年2月的一次演讲中解释说:“‘无条件投降’一词并不意味着德国人民将被奴役或灭亡。但这意味着盟国在被降职时不受任何条约或义务的约束。。。如果我们受到任何义务的约束,我们只凭良心对文明承担义务。由于签订合同的结果,我们对德国人没有义务。这就是“无条件投降”的意义。”

丘吉尔在德国问题上一直坚持上述观点,主张“没有必要告诉德国人我们未来的政策——他们必须无条件投降,然后等待我们的决定”。英国、美国和苏联签署的《雅尔塔会议公报》规定:“我们已经同意共同政策和计划,以便在德国武装抵抗最终被击败后,纳粹德国应该共同接受无条件投降。在最终击败德国之前,这些条款将不为人所知。”

波茨坦对日的公告显然与此不同。盟国不仅向日本公布了具体政策,还做出了一些看似“慷慨”的承诺。公告第九条规定,“日本军队完全解除武装后,将被允许返回家乡,有机会和平生产生活”;第十一条规定,“日本将被允许维持其经济所需的行业和可以支付货物赔偿的行业,但日本最终将被允许参与国际贸易关系,而不是统一的原材料。”盟国最终承诺,“在达到上述目的并根据日本人民自由的意愿建立一个倾向于和平和负责任的政府后,盟国占领军队应撤退。””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日本有条件投降”的一个论点是,“盟国将原本要求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改为‘日本’无条件投降”,表明“日本政府”没有“无条件投降”。事实上,这种说法并没有成立。@ 在德国的投降书中,“我们的陆、海、空军的所有武装力量,以及德国指挥部指挥的所有军队,都无条件地向红军最高指挥部和盟国远征军最高指挥部投降”,只说德国投降,而不是德国政府。

@ 在日本对盟国的投降中,虽然只有“日本帝国大本营和所有日本军队和日本军队,无条件投降盟国”,但在对中国的投降中,明确表示“日本帝国政府和日本帝国大本营已无条件向联合国最高指挥官投降”。因此,这不仅仅是日本军队的“无条件投降”。

总之,日本政府在“名义”上确实是“无条件投降”;但就其“本质”而言,这种“无条件”有其前提。盟国对保留皇帝制度的暗示和波茨坦公告中的“慷慨”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揭秘:日本是无条件投降吗?揭秘:日本到底是无条件投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