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美芝路纪念公园,有一座67米高的纪念碑,由四根白色锥形石柱组成。纪念碑的四根石柱代表忠诚、勇敢、仁慈和正义,也象征着新加坡四个民族的痛苦和精神,即中国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亚混血儿。
每一座纪念碑的后面都讲述着关于死亡和痛苦的故事。这座建于1967年2月15日的纪念碑也不例外。听听它的名字。它被称为“日本占领时期死亡人民纪念碑”。
纪念碑的四根柱子用汉语、英语、马来语和泰米语刻有以下段落:
1942年2月15日至1945年8月18日,日军占领新加坡。中国无辜的居民被无数的杀害者杀害。事件发生20多年后,我们终于收集了遗骨,在这里郑重埋葬,建立了这座纪念碑,以便永久记录这种悲伤。
确切地说,“中国居民”大多是华侨,这座碑的背后是一个关于新加坡华侨屠杀的故事。
为什么要对手无寸铁的华侨华人痛下杀手?时任新加坡警察司令河村说:“为了进行各种作战任务,我军必须立即使用许多部队。然而,敌对的华侨随处可见。他们试图阻止我们军队的战斗。如果我们现在不先开始扎根,我们就不能指望维持南方的基础。警察司令命令必须尽快实施城市扫荡作战,找出这些敌对的华侨来解决,以缓解我军作战的后顾之忧。”
屠杀的原因是“他们妨碍我军作战”,目的是“缓解我军作战的后顾之忧”。结果是什么?
杉田也是参谋,曾对当时的联盟通讯社记者说:“可能杀死了5万名华侨。”
这就是杀死5万名手无寸铁的华侨的结果。在日本屠杀平民的战争犯罪中,新加坡华侨屠杀、南京大屠杀和菲律宾巴丹半岛死亡被称为“三大屠杀”。
在日本对平民的屠杀中,中华民族占两个。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当时中华民族流出的血液似乎染红了整条河流。
新加坡华侨屠杀不像南京大屠杀。当时新加坡人口约80万,最多的是中国人。日本不会让新加坡成为空城。因此,他们只能通过“核实”来判断谁是“良民”和“抗日华侨”。
“验证”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来说,询问华侨的经验和职位。然后问问题让他们回答。比如“蒋介石和王兆明,谁对?”“你知道陈嘉庚(华侨抗日领导人)吗?”“你是知识分子吗?”“你是文过身吗?”等奇怪的问题。
“核实”后,判断不是“抗日华侨”的人会发“良民证”,在手上或脸上等身体部位盖上“检查”字,然后释放。
假如判定为“抗日华侨”,就像猪仔一样赶上车,拖到各屠场进行惨无人道的屠宰。也许 用机器在海边抢扫射,可能会促进海里淹死,等等,死法很多。
这种“验证”只是形式上的过场。日本人有最终决定权,谁是“良民”,谁是“抗日华侨”。生与死掌握在这群疯狂的刽子手中。
历史大致会给人们一个真相。任何灭绝人性的种族屠杀最终都会露出真面目,任何用手染血的屠夫最终都会接受正义的审判。也许,这是历史能给人们带来的最大满足。
为什么日军要大肆屠杀新加坡华人?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