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毛文龙与袁崇焕的恩怨: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


本文重点关注毛文龙的经验,结合当时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探讨袁崇焕与毛文龙的是非,试图揭露他们背后的恩怨。出生于1576年的毛文龙,钱塘人。擅长骑射,年轻时懂得兵法。后来,他的叔叔沈光佐担任兵部主任,推荐他到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当年9月参加武举考试,排名第六,先后担任安山百户、沈阳千总、守备、游击等职务。辽东巡抚王化贞于1621年5月派毛文龙到辽东沿海地区“招致遗民,恢复疆土”。毛文龙只率领200人乘坐4艘海船,携带500石米出发。毛文龙一路招募难民,安抚人民,先后收复了鹿岛、长山岛、色利岛等十多个岛屿。朝鲜登陆后,镇江城又一举被打破。

毛文龙与袁崇焕的恩怨: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

消息传来,明朝廷喜出望外,立即任命毛文龙为广宁首都、副总兵;然后金努尔哈赤派皇太极带领军队到镇江弹压。毛文龙独自逃往朝鲜,然后驻扎在皮岛。以此为中心,招募辽东难民作为根据地。此后,皮岛升级为东江镇,毛文龙本人被任命为总兵官。

袁崇焕与毛文龙的恩怨是非

为了增强辽东沿海地区的约束力,毛文龙向朝廷出具了30万元和3万元的工资。兵部认为:“文龙灭奴不足,约束多”,只是象征性的工资52000和3000名士兵。朝廷仍然专注于山海关——宁远一线,重山海,轻沿海地区。

开镇东江后,毛文龙频繁派兵袭击金沿海地区,每次多达200或300人,少达几十人。客观地说,虽然每次都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它有效地抑制了后金的注意力,开辟了对后金作战的第二个战场,具有古代游击战的风格。毛文龙本人也被授予左都督、将军印章和方剑。

毛文龙带领军队孤立海外,不可避免地变得越来越傲慢和肆无忌惮。他的手下几乎都是他的义子和孙子,形成了党羽,横行无忌。就连朝鲜也对他们非常不满,说毛文龙“时称海外天子,下属凶猛,肆无忌惮”。而且毛所玩的东西往往有“水分”,工资太多,一年达到120万两。

此外,毛文龙违反禁令,“广招商家,贩卖禁物”,“贩卖布为业”。也许招商贸易有筹集军薪的目的,但这是一种公然违反大明法律的行为,因此受到朝臣们的猛烈攻击。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时,曾上书要求核实毛文龙的军薪问题,毛文龙抗辩驳,此后两人交恶。1629年5月底,袁崇焕以奖军的名义前往皮岛。6月5日,袁崇焕宣布毛文龙十二大罪,用尚方宝剑将其杀害。事实上,毛文龙远离海外,犯有过失。但袁崇焕的“十二条罪”并非真实。冒领军薪、杀降请功、军纪败坏这种行为在当时很常见,只惩罚毛文龙似乎太牵强了。这里不一一列举十二罪状。

毛文龙与袁崇焕的恩怨: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

十二大罪行只是杀死毛文龙的借口。事实上,隐藏在这背后的是朝廷中不同政治利益集团的斗争——党的斗争。天启和崇祯年间,朝廷内的东林党和阉割党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也许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毛文龙在天启年间“与魏忠贤相结”,与阉割党成员勾结,从此无形中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

崇祯即位后,东林党主政阉割党受到打击,但与阉割党人物崔呈秀有关的温体仁成为崇祯皇帝的宠臣。温体仁首先通过打击东林党骨干钱谦义成为内阁大学士;他还排斥了东林党的重要人物文震孟等人,与东林党彻底交恶。毛文龙与领导政府的温体仁的关系是不可逆转的。他多次向温献上财产。自然,毛文龙成了东林党的眼中钉。

那么袁崇焕和东林党有什么关系呢?严格来说,他可能不是东林党的核心成员。然而,他与东林党有着深厚的关系。袁崇焕本人是当时内阁大学士、东林党骨干韩愈的学生;侯迅、孙承宗等人强烈推荐他,也与阉割党的势不同;崇祯初年,东林党领袖、内阁大学士钱龙锡与他一起谋划杀毛文龙。

1628年7月,在袁崇焕进入北京之前,钱龙锡去袁的公寓讨论如何处理毛文龙。此后,杀死毛文龙也被列入了袁崇焕的辽东恢复计划。最后,毛文龙死了。

在毛文龙被杀5个月后,皇太极引兵到北京城下。在温体仁、王永光等阉党成员的大肆攻击下,袁崇焕被捕下狱,次年8月被凌迟处死。九月内阁大学士钱龙锡被捕下狱,第二年被判流放。而且在袁崇焕去世之前,韩庚也因弹劾,致仕归乡。借助毛文龙之死与袁崇焕的关系,温体仁成功打击了东林党的势力。毛文龙和袁崇焕成为政治斗争的受害者。如果非要评价谁对谁错,毛文龙驻兵皮岛确实对后金起到了很大的抑制作用,但仅凭毛收复辽东是不现实的。

毛文龙与袁崇焕的恩怨: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

作为一名武术家,毛文龙不应该参与复杂的政治斗争。从过去的教训来看,著名的抗日将军戚继光与张居正有着不可逆转的关系。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受到打击,最终在荒凉中死亡。后来有更多的例子,如二战将军朱可夫、隆美尔等。自古以来,军人参与政治往往没有好的结果。

当然,袁崇焕显然对毛文龙的处置有偏见。一方面,这也可能与他自己的性格有关。在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袁崇焕不善于与满桂等武将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另一方面,在袁崇焕的计划中,辽东的恢复仍以山海关-宁远一线为主要战场。辽东沿海地区显然不在他的战略规划中。为了防止越来越大的结局,毛文龙必须果断解决。

事实证明,处决毛文龙是袁崇焕人生的一大败笔。此后,不仅袁本人在党争中惨死,辽东沿海的毛文龙老部也陷入混乱,纷纷降清。毛文龙的死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归根结底,这是党争的灾难。另一方面,崇祯皇帝虽然有意整顿国家,但积重难返。此外,他多疑、任性,最终适得其反,无法回到天堂。

后金骑兵不断袭击,到处都是农民起义。然而,明朝仍然在不断的党争中消耗着最后一支有生力量,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死亡。


毛文龙与袁崇焕的恩怨: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毛文龙与袁崇焕的恩怨: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