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案解密:蒙古帝国是如何分裂的?


蒙古帝国曾经在世界历史上蓬勃发展。成吉思汗,一个主宰世界的强者,用弓箭和牧马打下了今天的莫斯科、中东甚至南洋。他征服了无数的人民,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帝国,但随着成吉思汗的死亡,这个强大的帝国逐渐分裂。

档案解密:蒙古帝国是如何分裂的?

在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血脉含蓄统一、延续的背景下,派系斗争的分裂势在必然。各派力量表面上维持着共主的局面,其实蒙元帝国已经走向了分裂。大汗小汗分别划定了自己的力量范围,蒙古高原内有许多汗国。除进入中原的宗主汗廷外,还有另立山头四大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又称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

1227年,66岁的成吉思汗在宁夏六盘山去世。他告诉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长孙拔都(长子术赤二子,当时术赤已不死)和成吉思汗的几个弟弟参与配额分封。察合台分为原西辽故土,领导4000户;窝阔台虽然即位,但家族领土只有老土,领导4000户;按照蒙古“幼子守产”的习俗,以蒙古帝国发源地鄂嫩河上游和克鲁伦河上游为中心,领导了10.1万户;拔都在额尔齐斯河以西的草原上获得了父亲的领土,领导了4000户。剩下的领地和军队分配给了几个成吉思汗的弟弟。作为“黄金家族”的共同财产,中原汉地和中亚的“河中”地区由大汗窝阔台管理。

从1236年到1240年,术赤的第二个儿子都征服了乌拉尔河以西伏尔加河流域的钦察、不里阿耳和其他部落,并征服了调罗斯,迫使调罗斯公国称他为藩纳贡。1243年,拔都结束了西征,回到伏尔加河,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西至调罗斯,南至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至北极圈附近广阔的钦察汗国。

在欧洲史书中,钦察汗国也被称为“金帐汗国”,因为拔都的大帐使用金顶。当包括元帝国在内的其他汗国对其领土的统治存在问题时,金帐汗国的长期统治相对稳定。原罗斯公国,隶属于金帐汗国,出现了以莫斯科大公国为核心的“王”伊凡四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强大国家——俄罗斯。相反,金帐汗国的中央权力日益下降,开始分为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大帐汗国等小汗国。俄罗斯作为大帐汗国的附庸国,独立于大帐汗国,灭亡了大帐汗国。

档案解密:蒙古帝国是如何分裂的?

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在原封地上建立了察合台汗国,包括天山南北路、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旧西辽地区。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初建。察合台系后,王杜哇与窝阔台系后王海联手,多次与元朝皇帝军队作战,终世祖一朝未断。与海都子罕八儿归服于公元1303年。1306年,杜哇败察八儿,尽收海都生前占据察合台封地。

1310年,杜哇子胆小,再次破察八儿,并入广阔的平台封地。后来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分为几个小国,大权旁落。14世纪中叶,秃鲁帖木即位后,剥夺了藩镇的权威,汗权一度恢复。1362年合不勒汗即位后,诸藩王变得越来越霸道,徒劳无功。1370年,帖木儿帝国被摧毁。东察合台汗国后王的统治维持到16世纪。

1229年,窝阔台继位后,将封地给儿子一个昂贵的理由,历史上称之为窝阔台汗国。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以窝阔台系王后为难,将封地分割,分授诸王,以去其势。窝阔台合丹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灭里领额尔齐斯河之地,窝阔台孙脱领叶密立,海都领海押立(今伊犁西)。

档案解密:蒙古帝国是如何分裂的?

1264年忽必烈成为皇帝后,海都自以为是太宗的孙子,先后与阿里不哥、乃燕、杜哇争夺皇位。1301年(大德五年)战败死亡,汗国衰落。1310年(至大三年),海都子察八儿被察合台后王胆伯打败,部分归附钦察汗国,部分纳入元朝。

伊利汗国,又称伊尔汗国,是蒙古第三次西征的指挥官徐烈唐(忽必烈六弟)。他和元朝统治者都是后裔,关系比其他汗国更密切。汗国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临里海,黑海,高加索,南临波斯湾。它不仅是欧亚文化的聚集地,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民族成分复杂,主要讲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大多数人相信伊斯兰教,有些人崇拜基督教。建都在帖必力思。公元1317年,年仅12岁的不赛因即位后,由于权臣出班专政,二丞相不合,内乱迭起,被钦察汗月等进攻,国势逐渐衰落。公元1334年不赛死后,诸王争立,汗国陷入分裂,国势益衰。帖木儿帝国于1388年灭亡。

四大汗国逐渐分裂灭亡,忽必烈的正统帝国却在中原扎根,守护着祖先的荣耀。


档案解密:蒙古帝国是如何分裂的?档案解密:蒙古帝国是如何分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