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他懂天文,懂地理,能带兵打仗,能和儒家抗争。关键是还白衣飘飘,羽扇摇摇晃晃,潇洒得一塌糊涂。难怪鲁迅先生说:“诸葛亮多智多近妖。”。
尽管罗贯中把诸葛亮写得这么好,但他也暴露了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认识人。
也许你想说,诸葛亮不认识人,怎么能选择跟着刘备?
他选择跟随刘备,不是出于认识人,而是出于一个原因:刘备是中山靖王后代表正统。
诸葛亮在影视剧中
诸葛亮只是选择了正统,无法反映他认识人的能力。
相反,反映他不认识人的例子有很多。
第一个例子:让马苏掌兵。
马谡在影视剧中
马苏和他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他根本不认识马苏。把一个人才提升为指挥官。这不是有害的吗?诸葛亮对马苏的失败负全部责任;诸葛亮也必须对马苏的死负主要责任。
第二个例子:预测魏延造反。
诸葛亮一直对魏延有偏见。有两个原因。一是魏延背叛了老主人;二是魏延脑后有反骨。然而,既然你接受了魏延的投降,你就不能翻旧账了。至于脑后有反骨,属于玄学的范畴。你说有就有?后脑勺有一块骨头代表叛逆?
魏延在影视剧中
而且平日里诸葛亮还对魏延横挑鼻子竖挑眼,一有机会就伺机打击。
这是魏延造反的预言吗?明明是逼魏延造反啊。果然,魏延不负众望。
诸葛亮光鲜亮丽的背后有致命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