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东方六国,秦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敌人——义渠国。那么,这个义渠是什么样的国家,它和秦国有什么样的恩怨呢?这个“兄弟”的恩怨故事,要从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开始:据说西周末,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灭亡。周幽王兵败自杀后,弟弟临时继位,史称周平王。周平王害怕犬戎的势力,只能迁都洛邑。迁都周平王不仅代表了西周的衰落,也代表了东周的开始。随着周朝势力的衰弱,世界各地的诸侯开始各自称霸,孔子所说的诸侯互相攻打的“春秋时期”正式拉开序幕。
在这个时代,由于秦国第一位国君秦襄公救驾之功,周平王将他封为诸侯,并允许他立国封王。然而,周平王册封他为国君,这没问题,但国君不能没有土地啊,周平王什么都不给,这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周平王有自己的妙计,他奖励秦襄公“西戎之地”。实事求是地说,周平王赏赐的这片土地,颇有戏弄秦襄公的意思,堪称“玩死你不商量”。为什么呀?“西戎之地”是犬戎、义渠等少数民族的地盘,那个地方根本不属于周平王管,他也管不了。你给我秦襄公一个你根本管不了的地方。这不是“骗人”吗?
要知道,周平王的这种行为,比单位拖欠工资打白条还狠。老板拖欠工资,都是写自己的东西。周平王打白条,但写别人的东西,这就像说:小子,我欠你工资,你去抢别人的钱吧。抢到手,算你有能力;抢不到,算你小子活该。周平王的这种行为,应该算是最高级别的“空手套白狼”。亲爱的,你确定不是故意耍我的吗?经过长时间的辗转反侧,秦襄公发现自己被耍了,他只能擦干眼泪,率军攻打犬戎,为自己的“房产证”而努力。
后来,为了获得这片土地,秦国的每一代君主都必须为这张空文而努力。结果,秦国经历了七代君主,打了170年,直到第八代君主秦穆公登基,即“春秋五霸”之一,才完成了这一目标。秦穆公时期,在西戎奇人的帮助下,开辟了数千英里的领土,使包括义渠在内的12个西戎部落都臣服了自己,完全称霸了西戎。义渠虽然臣服秦国,但这个部落并不诚实。只要有机会,这个野性不变、桀骜不驯的部落就会攻击秦国。秦躁公时期,义渠向秦国发起大规模进攻,一度攻入秦国腹地渭阳。
历史的车轮是秦惠文王时期,这个义渠不老实,当时这个部落也得到了一个“贤人”的帮助,这就更难清理了。这位贤人,就是魏国宰相公孙衍,被张仪排挤失业。和张仪一样,历史上的公孙衍也是“纵横学”的大师。但公孙衍的主张是合纵,即联合东方六国,一起清理秦国。突然,秦国宰相张仪看到这是一种威胁,他拼命地贿赂魏国君,不停地说公孙衍的坏话,最后让他下岗回家。公孙衍下岗后,为报复秦国,派人出使义渠,并向义渠国王传授“秘籍”——
秦国边上叛逆的义渠:到底是什么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