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诗经》是周朝从繁荣到衰落500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包括祖先创业的颂歌和祭祀鬼魂的运动;贵族之间也有宴会交流、工作和休息不均衡的怨恨;更多反映劳动、狩猎、大量爱情、婚姻、社会习俗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有305篇(另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歌是《诗经》的精髓,包括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歌唱,以及对家乡、思征人、反压迫、反欺凌的怨恨和愤怒。经常用复叠的方法反复吟诵。诗中的每一章往往只有几个不同的词,表现了民歌的特点。
“雅”分为“雅”、《小雅》大多是贵族祭祀的诗歌,祈求丰年,赞美祖先的美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他对现实政治不满意。除了宴会音乐、祭祀音乐和史诗,他还写了一些反映人们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一些民歌。
《颂》是宗庙祭祀的诗。《雅》、《颂》中的诗歌对考察早期历史、宗教和社会有很大的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有6首有目无诗,不包括在内),《风》最多,共160篇,合起来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风篇
《风》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15首民歌,其中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音乐歌曲。大多数经过润色的民间歌曲被称为“十五民族风格”,有160首,是《诗经》的核心内容。“风”是指当地的风和风。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14篇,高(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杜风4篇(杜松是“快”kuài)、曹风四篇,陈(bīn)风7篇。《关菊》是周南中的一部、魏风中的《伐檀》《桃瑶》、秦风中的《硕鼠》、《简佳》等都是名著。
雅篇
《雅》是周朝国都附近的一首音乐歌曲,共105首。包括大雅小雅,共31篇。
《雅》是周王畿的内乐。《大雅》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功绩。有些诗也反映了李王和幽王的暴虐和混乱以及他们的统治危机。
《大雅》大部分作品都是西周前期写的,大部分作者都是贵族,叫高贵雅正等。老训雅为正,叫诗歌之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所以有小雅,有大雅。”
《小雅》共有74篇文章,创作于西周初至末,主要是在西周末。《小雅》中的一些诗类似于《民族风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动的作品。
优雅的作品主要包括《文王》、《卷阿》、民劳,小雅有鹿鸣、《采薇》、斯干等等。
颂篇
共有40篇《颂》。
《颂》的释义最早出现在《诗·大序》中:孔颖达的《毛诗正义》说:“颂者,美盛德的形容,以其成功告诉了神者。”“容也”二字省略在“颂者”下。朱的《诗集传》说:“颂”和“容”古字通用。
据阮元《□根据《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意味着舞容,“美盛德的描述”意味着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比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音乐,《小序》说:“象舞也是。”
郑玄的《毛诗传记》说:“象舞就像用兵时刺伐的舞蹈。”就是以舞蹈的形式表达周文王用兵征服刺伐时的情节和动作,可以证明祭祀寺庙时不仅有歌,还有舞蹈。“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寺庙音乐的特点。
现代学者也认为《颂》是宗庙祭祀的乐趣,其中一部分是舞曲。
著名的颂歌主要包括《清庙》、《维天之命》、等等。
解密:《诗经》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