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名城高昌与交河同名。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大将李广利率领部队在这里屯田,设立高昌壁;公元327年设立高昌县。公元450年,北凉残余势力摧毁前国后,高昌城一跃成为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60年成为高昌国都。唐代统一高昌640年,在此设立西州,辖高昌、交河、柳州、天山、蒲昌五县。9世纪后,它成为了维吾尔族高昌国的首都。公元1275年,蒙古游牧贵族带领12万骑兵围攻火州(高昌)。半年来,维吾尔族高昌王巴尔术阿而特英勇战死,高昌城被摧毁。1961年,高昌故城由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昌古城历史悠久,建于公元前1世纪汉代,因其“地势高敞,人口繁荣”而得名。公元460年(和平元年),车师国亡,阿迪伯周为王,称其国为高昌国,开启了高昌王国的序幕。
高昌城建于公元前1世纪,最初被称为“高昌壁”,是“丝绸之路”重镇。公元14世纪,高昌郡、高昌王国、西州、维吾尔族高昌、火州等1300多年的变迁,在战争中被摧毁。汉唐以来,高昌一直是连接中原中亚和欧洲的枢纽。经贸活动非常活跃。世界各地的宗教已经通过高昌传入大陆。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世界上最活跃、最发达的古代宗教场所,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聚集的宝藏之一。唐代著名的佛教僧侣玄奘,公元629年,为了提高佛教水平,29岁的玄奘秘密离开长安,走出玉门,经过高昌,沿着丝绸中路前往印度,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旅行了17年。玄奘念经讲佛,与高昌王拜为兄弟,在高昌留下一段千古故事。
《新唐书·高昌传》详细记载了高昌的历史文献。从公元5世纪中叶到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有四个独立王国,即菅高昌、张高昌、马高昌和曲高昌。
高昌国
高昌国先后经历了菅高昌、张高昌、马高昌、曲高昌四代政权。18年(460年),北凉承平软然攻高昌,灭高昌北凉抑渠氏,立菅伯周为高昌王,为高昌建国之初。菅伯周死后,子义成继位。后菅义成哥菅首属杀义成篡位。不久,菅首归被高车王阿伏杀死。后来,张孟明和马儒相继为王,被中国人杀害;高昌人推荐马儒长史曲嘉为王,是菅高昌、张高昌、马高昌、曲高昌四代政权,曲享国时间最长。曲嘉王时,雁栖向高昌曲嘉王求助,曲嘉王派次子为雁栖国王,高昌势力开始壮大。
隋开皇中突厥曾突破高昌城。大业五年(609年)派遣朝贡,出兵协助隋朝攻打高句丽。
贞观初(626年)高昌王曲文泰来朝。后来曲文泰和西突厥结盟,唐太宗派侯君集、薛万均等将军证讨。贞观十四年(640年),高昌被唐摧毁,置高昌县,安都护府统一。安史之乱时,高昌被维吾尔人占领。
高昌回鹘
9世纪中叶,蒙古高原的维吾尔汗国家被狡嘎斯打破,亡国的维吾尔人分别向南和向西迁徙和逃亡。维吾尔王子庞特勤率领15个维吾尔部落迁往这里,建立了“高昌维吾尔国”
“,也被称为“西州维吾尔国”。雁栖、龟兹等许多城市被吞并。由于乌介可汗仍在南迁汉代,庞特勤自称叶护,以雁栖为治所,其余活动在吉木萨尔和吐鲁番。后来,他从狡嘎斯手中夺回了清镇玛纳斯、轮台乌鲁木齐和北庭吉木萨尔,并任命将军仆固俊为北庭首领。
高昌维吾尔族的领土包括唐代伊州哈密、西州、庭州、雁栖和龟兹都督府。高昌维吾尔族从公元843年成立到1275年被反叛元朝的都哇士兵围攻灭国。辽、金、元三代,高昌被误称为“火州”、“和州”。
唐代西州高昌维吾尔族,又称西州维吾尔族,阿拉伯历史学家称之为“九姓乌古斯”。
《宋史·高昌传》也有记载,在唐安史之乱(755-763)时,高昌一地“颇有回吾”。@ 《新唐书·维吾尔传下》还说,在唐代,北庭(今吉木萨尔北)和雁栖之北,以及回族外九部的拔密和葛逻禄。到唐开成五年(840年),漠北鄂尔浑河流域回吾汗国政权崩溃,贵族庞特勤率领,分三个西迁,其中一个先到龟兹(今新疆库车)定居,很快就有人东去了高昌。唐咸通七年(866),回吾首领仆固俊从北庭南下,击败吐蕃,收复西州(高昌)、轮台(今乌鲁木齐北)等重要场所,使维吾尔人以高昌为中心建立的政权得以安定下来。高昌(广义上指吐鲁番盆地)是当时维吾尔族巨大的政治文化中心。除首都高昌(今吐鲁番东南哈喇和卓)外,夏都还建在天山北麓唐代北庭的旧址,作为夏季王室的避暑放牧场所。到9世纪下半期,高昌维吾尔王国的整个疆域已经形成。东起哈密力(今哈密),西至冰达坂(今阿克苏北),北至赤列河(今伊犁河),南至吐蕃。国内实行双王制,即高昌维吾尔族和龟兹维吾尔族分立。
自9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历五代、北宋、西辽、元朝至14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元代和察合台汗国的去世而死。500多年前后存在(龟兹回维吾尔族在12世纪初西辽西迁时消亡)。其政治史略可分为前后两部分:从唐末到北宋、西辽,其政治倾向与大陆唐北宋密切相关。例如,唐末,他的首领仆固军斩首吐蕃将军后,传首于唐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此外,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高昌维吾尔族王阿齐兰派使臣麦索温到宋朝送礼,自称“西州侄子”,追求过去与唐朝的婚姻关系。此前从辽天赞三年(924)开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即西征北庭,其势力及今阿尔泰山,威震西域。此前,从辽天赞三年(924年)开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西征北庭,其势力及今阿尔泰山,威震西域。从元初到元末是第二阶段,由于蒙古的兴起和西辽的统治,其总体政治趋势归属于蒙古,有助于成吉思汗西征,有助于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几代人娶了元朝的皇室公主可敦。自13世纪护纽林金(1308-1318)以来,高昌维吾尔族一直忠于元朝皇室,与蒙古西北国王斗争。纽林金的长子帖木儿从父亲进入元朝准备宿卫,崇拜左丞相,与大陆的政治关系非常密切。
解密:西域强国高昌国有什么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