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什么东汉有200年的幼帝?东汉皇帝短命皇后多久?


简介:从光武中兴到汉献帝,东汉被废除。12位皇帝于196年去世,其中多达9位皇帝在16岁以下就位,占总数的四分之三。此外,在自和帝下,皇帝年轻时就位,这已成为东汉政治的另一个怪胎,除了外戚的专权和宦官的统治。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创立帝制以来,由于“父传子,家世界”的王位继承制度,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几乎每个朝代都出现了年轻皇帝的现象,也就是说,他们在弱王冠之前就被称为皇帝。这种情况在东汉王朝最为明显。从光武中兴到汉献帝,东汉被废除。12位皇帝于196年去世,其中多达9位皇帝在16岁以下就位,占总数的四分之三。此外,在自和帝的统治下,皇帝年轻时就位,这已成为东汉政治的另一个怪胎,除了戚的专权和宦官的统治。报告称,作者试图讨论东汉多幼帝的原因。

皇位继承制度的局限性

秦统一中国后,秦王嬴政认为“德高三皇,功盖五帝”,于是将两者之尊称为“皇帝”,从而建立了一套与皇帝相关的完整制度。其中,皇位继承制度是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为了把宝座传给子孙后代,他自称始皇帝,以“奉宗庙之重,终无止境”。秦始皇开创的皇位继承制度虽然历二世而亡,但却保留下来,到东汉时已日益完善。这种皇位继承制度使储君的范围集中在当今皇帝的子女身上,没有选择。一旦皇帝早逝,年轻皇帝就很有可能登基,东汉是最典型的代表。东汉除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除了献帝(刘协),其余的都在36岁以下去世了。其中,除安、质、桓三帝以刘氏宗族身份即位外,其余均遵循“父传子,家天下”的继承原则。虽然皇帝有更多的妃子,结婚早,但由于身体发育不成熟,过度放纵,无疑会影响自己的健康,使后代更虚弱和死亡,如果涉及宫廷宠物,废除,加上古代医疗技术落后,可以成人王子不多,王储的选择范围更小。东汉的先帝死得很早,能活下来的王子一定很年轻,但只要先帝有孩子,他就必须站起来。东汉有许多年轻的皇帝,这是封建制度终身无法治愈的慢性病。

为什么东汉有200年的幼帝?东汉皇帝短命皇后多久?

后宫干政的毒瘤

东汉有这么多幼帝,也有其偶然的原因。与大多数东汉皇帝短命相反,他们的母后或皇后都是长命的,而且“主少母壮”。汉朝确立了皇后的正义地位。当皇帝年轻、懦弱、愚蠢或中断时,皇后可以监督和选择继承人,甚至在朝鲜称职。太后临朝称制,其权力等于皇帝,东汉“临朝者六后”。在这种情况下,太后们在选择继承人时,大多是“贪孩子长期以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为了满足自己的权欲,一些太后还是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比如原帝和皇帝之后的邓太后,以长子刘胜患有慢性病为由不立,而偏立少子刘隆,出生才100多天。持有朝政16年。东汉后宫干政的局面是汉代皇后制度乃至后宫制度不成熟的典型缩影,也是封建地主阶级不断探索完善后宫制度的结果,对后宫制度的不断完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东汉有200年的幼帝?东汉皇帝短命皇后多久?为什么东汉有200年的幼帝?东汉皇帝短命皇后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