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储存无疑是中世纪中国君主传承机制的一种变化。然而,正如前面所说,变化只是一种外部形式,并没有触及满清血缘特权上构建的机制内涵。
比如雍正元年(1723)8月,号称法律严明的“宪皇帝”,第一次秘密建储,就像“作秀”,怎么看?第一,选择的余地很小。虽然他生了十个儿子,但大部分都死了。当时只有两个人年过十岁。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日,必居其中之一。第二个是这两个王子的生母,一个是西妃满人牛虎禄氏,另一个是玉妃汉耿氏。在年长和母贵方面,弘历占据了领先地位。此外,据说皇四子因勇敢而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三呢?雍正帝举行了密封锦匣藏匾仪式,并对王大臣进行了训谈,称此举只能防万一,“或收藏几十年,也不得而知”;即位后,他追求“万寿无疆”,并随身携带传位密诏。显然,他并没有把既定的密诏看作是不可改变的,但他没想到仅仅过了12年就死了,以至于秘密建造、储存和伪造成真。
轮到弘历即年号乾隆的“纯皇帝”演出了。他活得很长,内宠多,有十七个儿子,却想打破“先朝未有以元后正直绍承大统”的纪录。他即位初就“亲书密旨”,立皇后富察氏所生的二子永琏为王子,不料这个直子九岁就死了。他还拟立次子永聪为嗣君,不料这位皇七子更短命,仅两岁就“以痘战”。这使乾隆皇帝失望,富察氏早逝,然后那拉氏自杀,因为他对皇帝的放荡不满。皇帝大怒,不再立后,那拉氏生了二子,怎么会有“绍承大统”的希望呢?
时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农历乙毛元旦发生日蚀,正月十五又发生月蚀。迷信巫术的85岁皇帝惊慌失措,认为上帝的榜样是谴责他背叛上一年乙毛的极端誓言,即如果他得到了上帝的祝福,他永远不会超过乃祖康熙的61年。因此,与小沈阳的密商迅速选择了皇帝的十五个儿子永燕(后来改为玉燕)为皇太子。因为他的母亲魏氏是汉朝的军旗人,他已经死了20年了。他可能不像以前的满洲列帝那样受到满洲显赫军事权贵母后家族的约束。他应该是老皇帝及其幸臣欺骗鬼神的合适候选人。
显然,老皇帝渴望“快乐”,这一次甚至节省了秘密储存的仪式,但他没有忘记乾隆12年(1747)发布的所谓“我想做我祖先没有做的事,邀请我祖先不能得到祝福”,即上述“元后正义绍承大统”。怎么办?很容易做到,就是在恢复皇帝生前明诏立储的同时,追封母亲“令懿皇贵妃”的魏氏为 至于“孝仪皇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是否宣布中外决不“复册中宫”?那就顾不得了。
就这样,为了掩盖“夺权”的迹象,杜绝“夺权”事件的重演,雍正帝精心设计的秘密建储政治秀被迷信“天变足畏”的儿子乾隆帝名存实亡。那一年,老皇帝迅速立了王子,并在明年元旦宣布了“内禅”。他迅速声称自己将退居太上皇帝,但他担心臣民会误解他的真实意图,并迅速提前告知中外,称在成为太上皇帝后,“我仍然会打破重大事件”。
太上皇所断“大事”,其中之一就是在“内禅”之后,册封儿皇帝的福晋喜塔腊氏为皇后。这相当于预立儿皇后的皇次子敏宁,是孙皇帝的法定候选人。喜塔腊旋卒,太上皇又命令嘉庆皇帝的侧室福晋牛虎禄继位中宫,不顾新媳妇已有二子,命她抚养民宁为长子。嘉庆四年(1799)皇帝逼死小沈阳亲政,却不敢改变已故太上皇预定的接班程序。又因皇次子在林清政变中捍卫宫廷而立新功,破格封其为智亲王,无异于再次默认他为任命储君。但嘉庆帝拘泥祖制,生前没有明示。直到他在热河行宫龙控制上宾,才由皇后降懿旨,命智亲王继位。这让新即位的道光帝大为恼火。登极之初,他对先朝重臣进行了手术,“以拟遗诏错误,罢托津、戴均元军机大臣”,另外两位“下部严议”。军机处大换血,输入新鲜血液,以盐枭首辅曹振勇为中坚,不消说都是新帝亲信。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参照拙作《道光帝及其首相》,载着未定音调的传统。)
宣宗,道光帝庙号,是满清入主北京后的第六世大君。这名男子在位30年(1820年9月至1850年2月),期间发生了清英鸦片战争。他被迫批准帝国对西方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清英江宁的和平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口交易,赔偿英国侵华军费,丧权辱国。因此,过去的历史学家将道光二十年(1840年)划分为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的分野,而忽视了道光帝在中国仍然强行君主专制。
鸦片战争失败十年后,清宣宗仍墨守秘密建储的祖制,不顾祖制早已名存实亡。据《清史稿》报道,他在位30年,凡立四皇后二贵妃,育有九子,前三子早逝,有争夺储位的潜力,主要是皇四子即咸丰帝,皇六子易。说到母系,二子都是皇后生的直子。论教养,奕知外通今,知见远胜其四兄。就性格而言,皇四子沾染了奢华淫秽的花花公子习惯,远远超过了他的六弟。然而,在道光帝晚年的选储测试中,易失败了。根据晚清野史笔记透露的情况,这个过程与《红楼梦》中描述的宝黛之争非常相似。鸦片战争中遭受重创的道光帝,心态如贾母,爱听假话,恨劝告。被奸诈大师训练的皇四子,在父亲面前尽力装傻守拙。比如田不能猎兽,却说不忍伤害怀孕的狐兔。每当他遇到父亲的方式和背后的事情时,他都会哭着表示忠诚和孝顺,像薛宝钗一样生活。然而,皇六子就像林黛玉一样,言行坦率,以狩猎为竞争,说未来不会掩饰自己的理想。在父亲和他周围的伪君子看来,他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而且主张“用夷为夏”的危险人物。他们被认为是“鬼子六”。这样,帝位落在咸丰头上,就像在贾府未来第一夫人的争夺战中,宝钗战胜黛玉,还能消除疑虑吗?
清朝中期秘密存储的核心意图:我不想再次夺取九龙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