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什么楚国在战国时期没有开始接近巴国和蜀国?


秦灭巴蜀之战,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张仪、司马错率军攻灭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战争。春秋战国时期,巴国、蜀国位于四川省、重庆市。战国中期,巴蜀军相遇,为秦国占领巴蜀之地提供了机遇。对此,秦国名将司马错主张借此机会灭蜀,认为“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战国策秦策-);而且巴蜀可以从水道通楚,“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行”(华阳国志蜀志)。

因此,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在公元前316年消灭了巴蜀,占领了巴蜀,为秦灭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与秦国相比,楚国与巴国、蜀国也非常相邻,两者都在长江流域,可谓一衣带水。那么,问题来了。战国时期,为什么秦国而不是楚国占领了巴蜀?也就是说,为什么楚国没有对巴蜀开始?

@ 战国时期,巴蜀虽然疆域辽阔,但其整体实力无疑弱于战国七雄。因此,楚国也有实力消灭巴国和蜀国。然而,楚国的战略方向一直扩大到中原,这使得楚国错过了占领巴蜀的机会。楚国(?-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米姓、熊氏。周成王时期(1042-1021年),封楚人首领熊诠为子爵,建立楚国。

为什么楚国在战国时期没有开始接近巴国和蜀国?

公元前704年,熊通以楚武王的身份越狱称王。楚庄王任命于邱子、孙叔敖等贤臣,称霸中原战役,打败晋国,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繁荣的时代。对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来说,它不仅与晋国争霸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消灭了申国、息国、蔡国、徐国、陈国等中原诸侯国。战国时期,楚国也在向富裕的中原扩张。

战国时期,楚悼王任命吴起实施“吴起变法”。吴起变法后,楚国与魏、韩、齐等中原诸侯国作战。因此,楚国主要集中在中原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旁边的巴蜀。相应地,秦国自然也在向中原扩张。但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魏相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公元前318年,向中原扩张的秦国遭到魏、赵、韩、燕、楚联合进攻。

为什么楚国在战国时期没有开始接近巴国和蜀国?

虽然秦在第一次联合纵攻秦战中取得了胜利。然而,这也意味着秦的进攻势头受到了魏、韩、赵的坚决遏制。因此,公元前316年,秦调整战略,从实力较弱的巴蜀开始,无疑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秦适当放慢向中原扩张的步伐,显然可以解决山东六国的联合纵向联盟。

另一方面,在楚威王1-11年(公元前339-公元前329年),楚国指向巴基斯坦最后一个盐泉,迅速占领重庆巫溪县、巫山县、重庆奉节县。到目前为止,巴国的三大盐泉已经失去了楚,巴国也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在秦灭巴蜀之战之前,楚国实际上已经侵蚀了巴国的领土。对楚国而言,更注重巴国的盐泉,这可以给楚国带来直接的好处。

然而,楚国对巴蜀其他地区并不十分感兴趣。毕竟,在战国时期,楚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最广阔的诸侯国,也就是说,楚国更注重能带来直接利益的领土。虽然大家都知道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国,但这是秦国占领巴蜀之地后修建都江堰等水利设施,逐渐使成都平原风调雨顺。在秦国消灭巴国和蜀国之前,主要是巴国的盐泉让楚国更加垂涎。君主楚威王多次攻打巴国,但没有直接吞并巴国和蜀国的计划。

@ 与楚国相比,战国中期秦国的疆域相对较小,主要包括甘肃、陕西等地。因此,秦国对占领巴蜀的需求更加强烈,这成为秦惠文王在公元前316年发动秦灭巴蜀之战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在秦国出兵之前,朱国君主动向秦国求助,而不是楚国求助,这给了秦国出兵干涉的理由。朱国,都城在吐费城(今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是东周战国时期开明蜀国的分封国。第一代君主是蜀王杜尚(开明九世)的弟弟杜佳萌。又称佳萌国。虽然朱国是蜀国分离的诸侯国,但它在战国时期与巴国关系密切。战国中期,蜀国派兵攻打朱国,后者不仅与巴国联合,还顺便向秦国求助。因此,秦国可以名正言顺地派兵到蜀地。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毅、张若、司马错率队走石牛路(金牛路/剑阁路)灭蜀吞朱。蜀王死了,朱侯被废了,蜀王逃到彭乡(今彭州)被抓。秦国不仅消灭了朱国、蜀国,还吞并了已经衰落的巴国。在此之前,楚国的多次进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巴国的实力,促使秦国轻松消灭巴国。总的来说,在战国中期,秦国成功占领了巴蜀之地,从而完成了对楚国的战略包夹。若楚国能在秦国之前捷足先登,先消灭巴国、蜀国,那么,这就是楚国包夹秦国。换句话说,巴蜀之地的归属,直接关系到秦楚之间的攻防势头。


为什么楚国在战国时期没有开始接近巴国和蜀国?为什么楚国在战国时期没有开始接近巴国和蜀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