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让是隋末著名起义军瓦岗军的早期领导人。他勇敢开放,有江湖草莽领袖的风格。李密出生在一个贵族巨人(他的曾祖李碧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密攻爵为蒲山郡公)。他深沉、有战略、有抱负、有救世之心。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翟让和李密的关系与《水浒传》中的赵盖和宋江非常相似。一个是鲁莽的领袖,为一个基础而奋斗,但没有政治远见。另一个是半投,但能力相对较大,成就和声望逐渐超过了老主人。那么,为什么翟让把瓦岗寨的主人给了李密,但最终还是被李密一刀呢?
第一,任何权力之争,都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更是两个人背后的力量之争。翟让一开始真心想把寨主的位置给李密,把瓦岗寨发扬光大。但翟让的老部长不会愿意这样做,而是会鼓励翟让除掉李密,收回寨主的位置。据《资治通鉴》记载,翟让的司马王儒信劝翟让自己做大冢宰(相当于宰相),总统众务,夺取李密之权。翟让的兄弟翟弘甚至对翟让说:天子汝当自己,可以和别人在一起!汝不为人,我为之!翟让虽然不在乎,但李密那群人听在耳里,却很不好意思。
第二,翟让出寨主后,瓦岗寨围绕着李密转,而翟让却变得冷漠,有一种孤独感,有时甚至有收回寨主的想法和冲动。翟让就曾勒索李密的左长史(秘书长)方彦藻说:你之前攻破汝南,得到了很多财宝,都给了魏公(李密),却没有给我!要知道魏公还是我立的。由此可见,翟让心中有一种失落感。
第三,对李密来说,翟让自己有让位之功,那么大恩又怎么能报呢?每当李密遇到翟让时,也会有一种矮小的感觉,而翟让又是一个草莽的人,也无法把握与李密的新关系。这样,双方都会看到对方不舒服,这就是俗话说的“大恩如大仇”。只要翟让还在,李密就很难在瓦岗军中树立绝对的威望。同时,李密也要提防翟让老部除掉自己,再次夺回权力的可能性。
最后,李密除掉了翟让,本质上是瓦岗寨出现了“二元权力结构”。虽然翟让位给了李密,但李密显然不能留在他的臣民身上。这种特殊的关系实际上把瓦岗寨分成了两个派系,翟让一系的实力并不弱(李积和单雄信都属于翟让一系)。这种“二元权力结构”迟早会流行起来,就像太平天国时期的洪秀全和杨秀清一样,当永安建制封王时,让东王杨秀清拥有控制诸王的权力,埋下了“洪杨内讧”的祸根。
而且在《水浒传》中,晁盖也死得不清楚,这并不是对“阴谋论”的过度解读。《水浒传》虽然有很多兄弟情分,但也充满了相互算计,甚至杜迁、宋万等边缘人物都有其心理活动的描述。只有涉世不深的人,才会轻易相信史文恭会花里胡哨地在箭杆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宋江与晁盖的尴尬关系,以及政治路线之争(招安)。因此,与其说晁盖死于史文恭,不如说死于宋江之手。
为什么翟让不想要瓦岗寨这个座位,但最终还是被李秘密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