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学在小说和诗歌评论中相对明显,小说和诗歌评论的政治性相对较弱,读者范围较广。@ 杜诗在南宋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反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小说
洪迈的《夷坚志》以鬼神为主,北传时间较早。春熙十三年(1186年),章森出使金国,北方的接班人关心地问《夷坚志》“自《丁志》以来,是否更新”。由此可见《夷坚志》在北方的巨大影响。在这种心理期待下,元好问的续集《夷坚志》后来问世。
《夷坚志》原分初志、支志、三志、四志,每志按甲、乙、丙、丁顺序编排。成甲至桂200卷;支甲至支桂,三甲至三桂各100卷;四甲、四乙各十卷。(今只有206卷)《夷坚志》的繁荣,让后人叹为观止。《四库全书总目》说,小说家只有《太平广记》是500卷。然而,虽然卷烟繁多,但却是收集众书的成者。出于一个人的手,卷烟里有十分之七八的《广记》,只有这本书。《夷坚志》是洪迈经历的宋代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民俗的一面镜子,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宋代社会历史资料。
从文学发展史来看,《夷坚志》是奇怪小说发展到顶峰的产物,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醉翁谈录》载:当时说话艺人中,“夷坚志”无一不览。明清时期有许多宋市人的小说都是基于其中的,只有凌蒙初二拍、出于《夷坚志》,正话入话约有30篇。
诗话
南宋初《彦周诗词》自序:“诗人,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错误。“是对当时诗歌内容的总结。诗歌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越来越多地谈论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加强其理论批评性质。张戒的《年寒堂诗》在这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姜奎的《白石道人诗说》、严羽的《沧浪诗》等。尤其是严羽的《沧浪诗》,不仅尖锐地批评了当时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流弊,还提出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相对完整、系统的纲领性意见。其中如“别材”、“别有趣”说,“兴趣”说(见兴趣说),“妙悟”说等,都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对后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胡仔的《甘溪渔隐丛话》是南宋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可以说是诗歌的数据库。这本书传入北方后,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关注。
《甘溪渔隐丛话》是南宋胡仔编写的中国诗集。前集60卷,后集40卷。共100卷,50多万字。前集60卷成于高宗绍兴18年(1148年),后集40卷成于孝宗乾道3年(1167年)。《四库总目摘要》称,这本书是阮读《诗总龟》写的。
北方最著名的《沱南诗》与《土溪渔隐丛话》密切相关。大约三分之一的《沱南诗》来自《土溪渔隐丛话》。王若虚的很大一部分反驳是针对南宋人的,包括胡子。换句话说,南宋诗歌是《沱南诗》写作的重要背景和前提。
杜诗
@ 南宋杜诗研究也有很大反响。赵次公的《杜诗证误》、《千家注杜诗》无名氏、鲍彪的《杜诗谱论》、杜田的《注杜诗补遗正谬》、徐宅《门类杜诗》等杜诗的研究相继出版,也直接促进了北方杜诗的发展。在南宋杜诗的推动下,袁浩问编撰了《杜诗》一书,率先提出了杜诗,开启了杜诗研究的新篇章。
南宋小说诗歌的特点是什么?小说诗歌的代表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