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5月至47年(1619年)8月,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复仇,先后统一女真各部战争。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背景
明初,散居白山黑水的女真族,经过长期战争、迁徙、融合,逐渐分为建州、海西、东海(又称“野人”)三部分,由奴隶干都司管辖。
建州女真主要生活在明代抚顺关以东、鸭绿江以北、长白山南麓;东海女真主要分散在长白山北麓、乌苏里江沿海和黑龙江中下游;海西女真主要生活在松花江及其上游的辉发河、乌拉河和东辽河流域。女真各部地交错,各自雄长,不相归一,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此外,明朝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分化政策,加剧了女真族各部门的混战。
到明朝万历时期,辽东总兵李成梁利用女真部落与其他民族部落之间的矛盾来控制局势。明朝建州右后卫指挥使王高(努尔哈赤的祖父)在万历两年(1574年)被李成梁杀害。王高的儿子阿台·张静逃跑了,回到了古勒村(今新宾上夹河镇古楼村)。阿台的妻子是觉昌安的孙女。
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攻打古勒寨。觉昌安、塔克世进城劝降,因战争紧急被围在寨内。
在李成梁的指挥下,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引诱阿台开城,突破古勒寨后屠杀城市。觉昌安和塔克世没有幸免。努尔哈赤是唯一一个在家里幸存下来的人。从那时起,他发誓要杀死尼堪外兰。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被李成梁的妻子释放,因为他们非凡的外表。
过程
自万历十九年(1591年)正月以来,努尔哈赤向东挥手,攻占鸭绿江路。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末,先后征服珠舍里路和纳尹路,将长白山部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他出兵夺取东海部。由于努尔哈赤于万历十五年(1588年)6月正式颁布国政,自称“淑勒贝勒”。之后,海西女真的不满意。
万历21年9月(1593年),当努尔哈赤率领军队向东征服长白山各部门时,海西女真叶赫部长布寨与乌拉、辉发、哈达、蒙古科尔沁联合进攻建州。双方都在古勒山战斗。努尔哈赤集中力量攻击其主力军,击败九个联盟,斩布寨,活捉乌拉部长布占泰,为其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
由于海西实力雄厚,难以迅速征服,努尔哈赤采取了远近攻、分化瓦解、各种突破的策略。努尔哈赤在与明廷深表臣服,与朝鲜和蒙古表示友好的同时,重点关注强大的叶赫和乌拉。万历24年7月(1596年),努尔哈赤将布占泰送回布占泰,支持布占泰担任乌拉首领,并娶了他的妹妹。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正月,与叶赫首领布杨古、锦台失去联姻,椎牛刑马为盟,逐渐孤立哈达部和辉发部。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9月,努尔哈赤以背盟为由,灭掉了哈达部,俘虏了猛格波罗。
同年,努尔哈赤用蒙古语为满语加字母。努尔哈赤能够全力进攻东海部,真正削弱了海西女性。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11月,努尔哈赤连续进军东海,征服渥集部、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马察、雅兰、乌尔古辰、木伦、西林等道路,占领渥集部东部赫库伦城。东海库尔喀部也纷纷归属。
影响
努尔哈赤的统一战争结束了女真族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随着力量的逐步扩大,努尔哈赤的名字逐渐从“聪明的贝勒”发展到“建州卫生管理夷人之主”、再称“建州等地方国王”、再到喀尔喀蒙古上尊“昆都伦汗”。然而,明朝对努尔哈赤的野心却被忽视了。即使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在努尔哈赤成立后金国的前一年,蓟辽总督也向朝廷表示“服从”。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名“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年号命运。
评价
努尔哈赤以坚强的意志、超人的智慧、优秀的军事才能,结合军事进攻,采用远近攻击、分化、集中力量、各种突破策略,只有13名士兵,经过36年的艰苦战斗,最终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赢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奇迹。
《清史稿》评价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作用:“太祖天锡智慧勇敢,神武绝伦。蒙难艰贞,明夷用晦。归附日众,阻二潜消。自毁九部之师,境宇日拓。用兵30多年,建国实践。”
谁是统一的女人?战争的背景和过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