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为皇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为了管理宫廷事务,朱元璋设立了内廷24衙门。同时,鉴于历代以来宦官专权造成的危害,他多次下令规范和限制宦官行为。他曾对侍臣说:“这个曹止可以洒扫,给使令不是特别的任务,也不是太多的命令。”此外,他还制定了“内侍不能识字”的规则。
1384年,朱元璋下令铸铁,放在宫门里,上书“内臣不得干涉政事,犯人被斩”,并下令政府各部门“不得与内官监文移交”。但后来通过“靖难之战”登上皇位的朱棣开始大肆派遣宦官担任出使、监军、巡边任务。从那以后,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二十四衙门也成了显赫的权力机构。那么二十四衙门有哪些,各自的职掌有哪些呢?
(影视剧中黄志中饰演的魏忠贤)
根据文献记载,二十四衙门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二十四衙门也不全是权势熏天的机构,其中也有费力不讨好的“清水衙门”。
十二监:
1.司礼监是整个明朝内廷宦官制度中最高的权力机构,包括提督太监、掌印太监、持笔太监、随堂太监、著名书画、内书堂、六科郎等。主要负责“监督皇城仪式的刑名,监督各种服务,关闭门禁,督促光禄供应”。司礼监也在内廷二十四衙门中处于领导地位。
由于明朝皇帝深居后宫,往往不上朝,司礼监逐渐掌握了奏章的“批红权”(明朝内阁通常把自己的建议写在纸上,贴在奏章上,这就是“票拟”。而皇帝则要用朱笔红字作出指示,称为“批红”),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事实上,司礼监代行皇帝权力,发布各种诏令,从而产生宦官专权。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曹化淳、王承恩等曾是职掌司礼监的著名宦官。
2.御马监是权力仅次于司礼监的机构,主官是掌印、监督、监督太监。御马监最初负责管理御马,之后负责管理部分禁军(腾翔四卫、四卫、勇士营)。这支军队最多有4万多人,连当时的人都说御马监“叫养马,其实是防奸御侮”。皇马监的禁军在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化时期,西厂宦官王直曾统领御马监。
3.内部官方监督主要负责国家宫殿、陵墓的建设,以及铜锡嫁妆、器械、冰检查、木材、石头、瓷砖、土壤、塔、东、西、油漆、婚礼、火药等仓库的管理。
4.御用监主要负责皇帝御用的围屏、床上的木器、紫檀、象牙、乌木、螺甸等。
5.尚宝监主要负责宝玺、智符、将军印信的管理。
6.印丝监主要负责古今通集库(相当于国家档案馆)的管理,以及铁券、专利、贴黄、印信、勘合、符验、信符等。
(冯远征在影视剧中饰演的太监冯保)
7.尚膳监主要负责皇帝的御膳,以及宫内食用、宴会等。
8.神宫监主要负责太庙和皇家庙宇的洒扫、香灯等事务。
9.司设监主要负责管理手册、仪仗、围巾、帐篷、雨具等。
10.尚衣监主要负责管理皇帝的冠冕、袍服、靴袜等物品。
11.都知监最初负责各监行的移动、关知、勘合等工作,后来专门随驾前导警,引导道路。
12.直殿监主要负责各殿、廊道的洒扫,是皇宫的清洁工。
四司
13.惜薪司负责内廷、陵庙使用的工资,管理外厂、北厂、南厂、新南厂、新西厂等皇家工厂。
14.钟鼓司负责皇帝上朝时鸣钟击鼓,在内廷表演内乐、传奇、过锦、打稻等杂戏,相当于皇家乐队和杂剧团。
15.宝钞司负责皇帝更衣时制作粗细草纸。
16.混堂司负责宫内沐浴。
八局
17.兵仗局负责制造各种武器,如刀枪、鞭斧、盔甲、弓箭等。此外,兵仗局下属还有火药司。
18.银作局主要负责宫内金银器饰的建设。
19.浣衣局是二十四衙门中唯一一个不在皇城的机构,负责洗衣服。宫中所有老人和退休人员都被送到这个局居住。天启年间,明朝宗朱由校的乳母和与魏忠贤勾结的客家在崇祯即位后被送往浣衣局居住,最终被棍子杀死。
20.巾帽局负责管理宫内使帽靴、徐冠靴、诸旗尉的帽靴。
21.针工局负责制造宫中使用的衣服。
22.内织染局负责皇家和宫内缎匹的染色和应用。城西的靛蓝厂是它的外署。到目前为止,北京海淀区仍有靛蓝厂的地名。
23.酒醋局负责管理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等物品。
24.司园局负责管理宫中的蔬菜、瓜果和园艺事宜。
以上是明朝内廷的24个衙门。不难看出,除了礼品监督和皇家马监督外,其他衙门只是一个负责物流事务的机构,没有多少实际权力。明朝的宦官基本上都来自这两个机构。
你知道明朝神秘的内廷二十四衙门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