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端显皇后(1564-1620年),姓王,名喜姐,籍于余姚(今浙江余姚),出生于京师,父永年伯王伟。王喜姐是明神宗朱义钧在位48年来唯一一位亲自登记的皇后。
出生
孝道显皇后王氏,名喜姐,父亲是永年伯王伟,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出生于京师。
大婚与立后
万历五年(1577)正月,仁圣皇太后陈、慈圣皇太后李下诏部为明神宗朱义钧选举选秀。王喜姐入选。万历六年(1578年)正月,年仅十三岁的王喜姐和朱义钧正式举行婚礼,被列为皇后。张居正曾向两宫太后写道,明神宗和王喜姐的婚礼年龄太小。
小册文:我只是天地职的复制之常,乾元必资于坤顺,君后理阴阳之教,国治本于家齐。所以贵妃虞,光启重华之运;涂山翼禹,诞生了文命之基。四昭代彝章存在,但宗的重计至关重要。咨尔王氏,星轩降秀,沙麓兆祥,鞠淑哲以天为本,身安贞而应地,上副慈悲之简,下孚泰占卜之占,宜表在宫廷,以其称号。兹特派使持节,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主领长秋,母仪函夏。二尚明章阴教,继续徽音,帅六壶以式万方,茂端一诚庄之行,奉两宫承九庙,服孝仁敬之规,以身作则,林趾繁荣而益衍,以确邦家之庆,永流图史之光。钦哉。
婚姻生活
王喜姐在万历十年(1582),也就是婚后第四年生下了皇长女荣昌公主朱轩,之后或多次流产,最终未能再生育。后来,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在“争国本”事件中,明神宗拒绝了大臣要求封皇长子为王子的请求,理由是王喜姐还在盛年,有可能生下第一个儿子。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明神宗才下诏正式将皇长子封为王子,并将之前拒绝的原因解释为王长子身体虚弱,王喜姐年轻时多次流产。
王喜姐成了皇后,行事端谨,孝侍婆婆孝顺李太后(神宗生母),得到了她的青睐 ;当明光宗是王子时,他遇到了几次危机,皇后多次保护他 ;郑贵妃专宠,皇后不在乎。
喜姐在皇后生涯中总是把后宫的费用分开来救饥荒,给士兵发工资。在明神宗面前说了几次话,让他原谅直言不讳的大臣称赞忠臣,婉转的说话得到了明神宗的认可。
万历十八年,王喜姐出版了《观世音感应灵课》,并亲自题记,祈祷宫廷清吉,国泰民安。
万历二十四年,坤宁宫先起火,后延伸至乾清宫,造成两宫俱毁。王喜姐随后和明神宗住在启祥宫。每当明神宗参加宴会,王喜姐也会跟着。同年,李敬妃(后来被封为李皇贵妃)在生下七子后不久去世。于是明神宗把六子朱常润和七子朱常英交给了王喜姐抚养,两个儿子都顺利长大,被封为惠王和桂王。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工科给王德完上书,提到明神宗冷落王喜姐,王喜姐身边只剩下几个人服侍,身患重病。明神宗怒不可遏,将王德完下诏狱。首辅沈一贯即上书明神宗言这一谣言在一月前在京中已经存在,因此明神宗诏为自己辩白,言语十分激烈。于是沈一贯再次上书,言京十几年前就有这样的传闻,怀疑神宗欲不利于喜姐,为爱子福王夺取王位。圣旨若发,反而会证明其果有谋杀中宫的意义。明神宗被沈一贯说服,削王德完成官职,推迟一年后终于给皇长子朱常洛行冠婚礼,立为王子 。
死去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四月,当时与明神宗同食同休的王喜姐常年服药无效后 ,57岁时去世,死后孝端皇后。自立以来,正位于中宫42年(1578-1620),颇有慈孝之美。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皇后。五天后,明神宗病倒,同年七月去世。明光宗即位,上尊称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可与玉圣显皇后媲美。光宗在位月余暴崩,直到明朝即位,才有时间上册宝,合葬明神宗定陵,神主庙。
明神宗朱义钧孝道皇后简介 王喜姐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