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庞德在三国时期是什么样的人物?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众所周知,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争端、诸侯争夺中原的时代。接下来,让我们带来历史故事。让我们看看!

庞德,字令明,南安郡道人。事实上,人们对庞德的熟悉更多地来自于对《演义》的描述。在《演义》的故事中,庞德与关羽战斗了几轮,并保持不败。在官方历史上,庞德实际上是西梁最好的战士之一,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色彩。

庞德在三国时期是什么样的人物?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他原本是马超的下属,跟随马超战斗,长期在西北长大,武功高强度高,射技高超。他多次以马腾的先锋平定叛乱,是马腾西凉部队不可多得的将军。庞德在初平时期(公元190-193年)跟随马腾进攻反叛羌、彝族等外族,数有战功,迁至校尉。马超在平阳战役时,庞德阻止了袁军的郭援、高干,并立即亲自斩断了郭援,可谓勇敢善战,马腾对此非常欣赏。庞德因战功被拜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张白骑马叛逆洪农。他随马腾去征服,平息了张白的叛乱。后来,为了分化西凉官兵的实力,曹操征召马腾入宫为官,庞德由马超领导。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破马超,韩遂在渭南,马超一路跟着汉阳庞德,保守冀城。建安十九年,随马超投奔汉中从属张鲁。此时庞德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马超此时与曹操作战,怀疑不得不投降刘备,庞德因伤不得不留在张鲁军,建安20年(215年),曹操平定汉中,张鲁投降曹操,庞德庞德也投降,成为曹军的一员。曹操听说庞德勇敢善战,于是拜庞德为立义将军,封为关门亭侯,食邑300户。

庞德在三国时期是什么样的人物?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建安23年10月,万城之战曹仁表示焦虑。自吕布以来,关羽的威望达到了顶峰,被认为是当时武力价值最高的将军。曹军将军非常害怕关羽,不敢去支持他。219年,庞德奉命驻扎在樊城与关羽作战。他出去的时候举着棺材出发,表明了他死战的决心和对曹魏的忠诚。

后来庞德与关羽作战,射中关羽的前额,差点射中关羽。当时是八月,降雨十多天,汉水溢出。北方将军不习惯南方的水性。樊城下平地积水五六丈深。最后,关羽的荆州兵马迅速主动淹没了七军,俘虏了禁令和庞德,最终占了上风。关羽俘虏庞德后,劝说他说好话。庞德骂他后仍然不愿意投降。最后,关羽不得不后悔杀死了庞德。曹操听到这件事很难过,为此流鼻涕,封其二子为列侯。


庞德在三国时期是什么样的人物?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庞德在三国时期是什么样的人物?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