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生卒年未知),字中玉,陇西人,唐朝宗室,宰相,襄邑恭王李神符五世孙。
李石出生于唐代宗室大郑王房,进士及第。他早年进入李听幕府,从事节度工作。后来,他曾担任郑滑行军司马、工部郎中、刑部郎中、太原节度副使、给事中、京兆尹、户部侍郎、判决书。甘露变化后,李石拜相,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他试图稳定政局,与宦官调解,引起仇士良的不满。开成三年(838年),李石在上朝途中遇刺,使相出镇,充当荆南节度使。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时,由于无法平定河东之乱,被部将驱逐。会昌四年(844年),李石改为王子少傅,分公司东都。李石病逝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轶事典故
甘露改变后,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气势飙升,欺负宰相。他们经常提到李训和郑注,想屈辱朝臣。李石和郑秦问道:“京师之乱是李训和郑注造成的。但是谁推荐李训和郑注呢?”仇士良无言以对,气势略显克制。
人物评价
刘昫:①李训之乱,人情危迫,天子起石于常僚之中,付以衡柄。石以身偏国,不顾患难,振举朝纲,国威再复。②开成之初,帝道方沦,石于此时欲振颓绪,几个婴儿杀贼,可为攻击。多远的时候,止堪太息。
宋祁:周之卿,周、召、毛、原,都是同姓国也。唐宰相以宗室进者九人。林甫奉承,死于世界。李成和柔,在位无所发明。其他人以材料称职,被称为贤宰相。
王夫之:甘露之变,杀生除拜都取决于中尉,文宗不得而知,而李石、郑秦当时被宰相命令,二子病了!君子的进退,必以其正;它以身作国家的大政也必以其为。血溅在独柳下,麻宣在殿陛之闲,二子,名望素隆,何为其自然邪?说:这不能是二子病。夫二子在这里,虽然想辞相而义之所不允许。...夫二子受相位而不辞,非乘闲以希荣,盖朱夷在指顾闲而不避也。六巡边使疾驱人京,声称杀朝士以恐喝君,李石安坐省以消除其暴横。于斯时,石固以腰领妻子为国争生存,为衣冠争生死,不是忠诚、忠诚、居易、生命的君子吗?江西、湖南要为宰相召集卫卒,而石不允许,刺客横行,刃和马尾,固石所知而听。薛元赏之能行法于神策军将,依靠石也;宋申锡之徒得以复伸,秦为之也。停止滔天之水的人,因其溃滥而徐理之,卒之敌士良之威不敢逞,文宗得以令终,而武宗则能消除其乱,从二子开始。娇娇之节,恶足为二子责邪唐无静诚实的大臣,李石其妾几乎!覃其次矣。
蔡东藩:敲诈再起,秦又想逃避。幸运的是,李石平静地坐在镇上,开始无事可做,铁中铮铮,只有石头一个人。
个人作品
李石有两卷《开成承诏录》。 《全唐文》有一篇表文:《请停江西湖南两所进衣粮表》。
后人如何评价李石?他留下了什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