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勇,即北周武帝,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北周孝闵皇帝宇文觉,北周明帝宇文玉异母弟,生母是文宣皇后,南北朝北周第三位皇帝,在位18年。
周闵帝时,宇文勇出镇同州(今陕西大理)。在位期间,他摆脱了鲜卑旧俗,实行了府兵制和均田制,使国泰民安。577年正月,他带领军队赢得了围叶,摧毁了北齐,统一了北方。578年5月,他率领军队攻打突厥,6月去世。他36岁。他死于武帝、庙号高祖、葬孝陵,并传给宇文云。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宇文勇出生于同州,西魏大统九年(543年),是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据说他“年轻孝顺,聪明有器质”。 于文泰非常喜欢他,经常对人说:“成为我的志者,这里也是。”
宇文勇十二岁时,被封为辅城郡公。孝闵帝元年(557年),孝闵帝宇文感受禅登基,成立北周,拜宇文勇为将军,出镇同州。同年9月,大冢宰宇文护废孝闵帝,立明帝宇文玉继位。12月16日,宇文勇被任命为柱国 ,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
武成元年(559年),入朝担任大司空,统治正义,入封为鲁国公,兼任大师。北周明帝离他很近,朝廷有大事就和他商量。宇文勇性格深厚,见多识远。他从来没有轻易表达过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北周明帝的问题。北周明帝经常叹息:“这个人不说话,言必有中。”
权臣秉政
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宇文护派人毒死明帝,立十七岁的宇文勇为帝 ,是北周武帝。北周武帝即位时,北周政局非常不稳定。关键原因是宇文护垄断了北周的实权。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西魏时期,他是将军和司空。556年,宇文泰病重临死前,郑重地对宇文护说:“我所有的儿子都很年轻,
外寇方强,天下之事,属于汝,要努力才能实现我的志向。” 宇文护表面上承诺。第二年,他建立了宇文觉为帝,建立了北周政权。宇文觉“性刚果,恶晋公护专权”。
北周武帝知道宇文护势力已经长大,一开始他不敢暴露自己对宇文护的不满。有一件事说明了他的谨慎和聪明。有一次,周梁躁公侯莫陈崇和北周武帝一起去了原州,晚上,他坚持要回长安。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有点奇怪。侯莫陈崇认为自己很聪明,于是对身边的人说:“我比听说过的人说,晋公今年不利,今晚开车还,但晋公死耳。有人把侯莫陈崇的话传了出去。听了这话,北周武帝立即召集诸公于大德殿,当着众人的面责骂侯莫陈崇,侯莫陈崇害怕道歉。就在这一天晚上,宇文护派兵冲进侯莫陈崇的住所,迫使他自杀。北周武帝这样做,起到了表明自己对宇文护绝无二心的作用。不久,北周武帝又以低调的计划表彰了宇文护,诏书说:“大冢宰晋国公,亲则懿昆,任当元辅,自今诏书及百司文书以来,不得称为公名。”
玉文护的母亲被北齐俘虏,母子分离35年。后来,北齐把她放了回去,北周武帝也尽力奉承她。“一切都被崇拜,极其贫穷和繁荣。每四点伏腊,周教练亲戚行家的礼物,称之为“杯上寿”。 用它来赢得宇文护的青睐。由于北周武帝表面上的尊重和曲从,宇文护没有像对待宇文觉和宇文玉那样对待他。然而,在黑暗中,宇文护总是威胁北周武帝,专横霸道,总是想取而代之。
铲除权相
北周武帝从两位兄弟那里吸取了教训,表面上与表哥相安无事,任其专权。暗中却在慢慢积累力量,寻机杀护。北周武帝决心在建德元年(572年)铲除宇文护。宇文护从同州回到长安,北周武帝和他一起来见太后,北周武帝一边走一边对宇文护说:“太后春秋高,喝得很好。虽然反复劝诫,但没有蒙垂纳。兄弟今入朝,愿更多启请。”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一篇《酒高》,交给宇文护,让他劝说太后。宇文护进太后居,果然听了北周武帝的话,读了太后的《酒高》。他正读着,北周武帝举起玉玉在他头上猛烈一击。宇文护摔倒在地,北周武帝忙着命令宦官何泉用刀砍杀宇文护,泉心慌手颤,连砍几刀都没有击中要害。这时,躲在北周武帝母亲的弟弟卫公跑了出来,帮忙杀了宇文护。
朱宇文护是北周武帝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它使北周武帝避免了走短命皇帝的老路,从内乱中拯救了北周。宇文护被杀后,北周的大权才真正掌握在北周武帝手中。除了心中的烦恼,北周武帝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父亲宇文泰建立的基础上,他最终使原本弱于北齐的北周变弱为强。然后杀死了宇文护的儿子、兄弟和亲信。北周武帝经过十二年的隐忍动物,终于一举收回了权力,迎来了亲政。 胸中报负可以一展。
北周武帝在杀死宇文护及其亲信后,削弱了大冢宰的权力,规定六府不必总是听天官大冢宰的话,以虚化其权力,以加强皇权,并将所有军事士兵改为侍官,表示军队从属于皇帝和国家化。然后取消对兵源的种族限制。一个国家的所有男人都可以当兵,这大大扩大了他们的军事力量。还限制了地方行政长官及其僚属之间的关系,以防止地方私人化。
一统北方
长期以来,北周与北齐的关系主要是战争关系,双方都有胜负,力量大体平衡。然而,自北周武帝亲政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灭佛后,国民经济势力增强;二是吸收均田汉族农民作为府兵,扩大府兵队伍,形成军事优势;三是北方与突厥亲和,南方与陈朝亲和,外交战略成功。但北齐,却处于“政出多门,卖狱卖官,唯利是视,荒淫酒色,忌害忠良。情况,不胜其弊”。
看到北齐混乱局势,北周武帝决定出兵伐齐。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独自与齐王宇文宪等少数人策划,力排众议,决定攻打并亲自围攻金永城(今河南洛阳)。7月,周武帝命令宇文纯,司马消难,达奚震为前三军总管,宇文盛、侯莫陈琼、宇文为后三军总管。带领杨坚、薛大、李穆等分道并进。周武帝自带大军6万,直指河阴。周军进入北齐,纪律严明,“禁伐树耕作,犯人全斩”。 颇得民心,因病还师。第二年(576年),率军伐齐,几路并进,攻克平阳(今山西临汾)。围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军事失败,自己只得免。后来听了宇文忻“死中求生,败中取胜”的建议,终于征服了晋阳。建德六年(577年),入邺,灭北齐。从此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宇文勇过着节俭的生活,一切都想超越古人。他烧毁了宇文护和北齐修建的所有华丽宫殿。他很严厉,也很善良。然而,他果断明决,努力工作。他在征服过程中亲自行动,赢得了士卒的死亡。齐境有北魏俘虏的河西杂户,东魏、南朝梁江陵俘虏的良人不是奴隶。他免除了做一个好人。
北征去世
当时突厥很强壮,北齐和北周在南两儿。宇文勇不得不嫁给突厥公主。灭齐后,宣政元年(578)宇文勇率军分五道伐突厥。
宣政元年(578年),宇文勇在亲征突厥的路上病倒。同年6月丁酉日,宇文勇病情恶化,回到洛阳后病逝。36岁时,他继承了长子皇太子宇文云的王位。宇文勇死后,他的死后头衔是吴皇帝,寺庙的头衔是高祖。他在六月未日被埋葬在孝陵。
北周武帝宇文勇:北周第三位皇帝,他一生的经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