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皇帝制度,成为第一位皇帝,称之为“始皇帝”。从此,中国开始了2000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杰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我”,其他人直接当面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等。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公元685-762年),又名李隆基,又名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母窦皇后,被封为临淄君王。后来因为“魏后之乱”,他有功复位,被封为王子。
延和元年(712年)8月,他迫使父禅登上皇帝宝座,28岁,在位45年(公元712-756年)死亡,埋葬泰陵。天生,开元,天宝。
公元710年,魏皇后毒死中宗,作为皇太后临朝听政,谋杀相王李丹。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宫廷政变,铲除韦氏及其党羽,迫使少帝李重茂颁布诏书,让皇帝位于叔叔相王旦。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当时宫廷内部斗争十分激烈,太平公主在协助李隆基政变除韦后,依靠功大,日益豪放,不可一世。朝中宰相7人,5人与太平公主关系密切,姑侄关系特别紧张。
延和元年(712年)六月,瑞宗自称太上皇,将皇位传给李隆基。
天生二年(公元713年)7月,太平公主与党羽密谋,企图发动政变,推翻玄宗,自作皇帝。但这一阴谋很快被唐玄宗发现,他先发制人,杀死了太平公主,彻底切断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结束了武则天以来的一系列宫廷政变。唐玄宗统治初期,他继承了唐太宗的统治政策。他任命贤者,整顿官治,选拔人才,严厉赏罚,君臣密切配合。唐朝出现了历史学家称赞的“开元盛世”。
后来,他忽视了政治事务,任命李林甫为阶段,杜绝言行,嫉妒贤者,杀害英雄,宦官,宠爱杨贵妃。他整天沉迷于淫秽的生活,使政府越来越腐败。最后,安史之乱发生在天宝14年(755年)。他被迫逃往四川,经过马尾驿,士兵们发生了变化。他别无选择,只能给杨贵妃自杀。他的儿子李恒是灵武的皇帝,远尊玄宗为太上皇帝。
玄宗回到长安,直到德二年(757年),宝应元年(762年)死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次年3月葬于泰陵。
泰陵位于桥陵东北23公里,是渭北唐陵最东端的一座。泰陵因山为陵,陵园包括整座丰山。据《旧唐书》记载,“玄宗经常参观桥陵,去金粟山,看到山上有龙盘凤翔的趋势,说:‘我千秋之后,应该埋在这里。’宝应初,追求他的志向,置山陵。”泰陵墓的建筑一般与乾陵相同,规模不如乾陵宏大。
历代皇帝简介及历史评价:唐玄宗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