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一个背影留在历史上,再伟大的人物,到最后也只是几行文字。
人生若浮萍,寄身江湖,风雨袭来,飘摇不定。
命运太脆弱,历史太模糊。
01
就像那年那月的蔡勇一样,毕竟没有办法逃脱权臣董卓的威胁,只好妥协。
有才华的人,无论情况多么危险,都会得到别人的欣赏;但如果你没有遇到合适的人,这可能只是一场灾难。
董卓也很重视蔡勇,“三天之内,遍历三台”。不可谓一时风光不美。
但是,这又怎么样呢?名不正,言不顺啊。
再加上董卓这个人特别喜欢独断专行,怎么能听蔡勇的话呢?
蔡勇起了逃跑的心,对表哥蔡谷说:“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我想东奔兖州,若道远难达,逃离山东,怎么办?”
蔡谷无奈地回答:“君状异恒人,每一行观者都有盈集。为此自匿,不也难吗?”
大意是蔡勇问弟弟:董卓非和他的同龄人很好,会带来灾难,想逃跑;蔡谷回答哥哥: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看起来太不一样,你会被发现的。
唉!走好了,走好了,没走祸事马上就到了。我不知道蔡谷后来后悔没有劝阻。也许,都是生命,不由人。
果然,董卓不久就被司徒王允设计杀害了。
按说,死了就死了,一个大奸臣,王允口中骂“一个国贼”。
鲁迅说:“中国很少有失败的英雄,很少有韧性的抵抗,很少有敢于单打的武术家,很少有敢于抚摸哭泣叛徒的吊客;胜利者聚集在一起,失败者逃跑。”
当时很多人都鼓掌称好董老贼的死,大家都在宴会上,称赞居于首功的王允。
这时,蔡勇犯了“文人愚”,你说你不拍马屁也算了,你为什么在别人庆功宴上叹息流泪?
王允怒不可遏:“董卓国的大贼,汉朝有几倾。君为王臣,所以他们应该同情自己的愤怒,怀着自己的私遇忘记了大节!今天惩罚有罪,反而痛苦,难道不一样吗?”
潜意:没眼色的家伙,我早就看到你不开心了。现在没有人支持你,我也不知道如何克制。既然你要把笔装到底,你就死了一百。
因此,有史以来,第一个“敢抚哭叛徒的吊客”就这样下了大狱,等着问罪开斩。
蔡勇性格平和,交了很多朋友,太尉马日瑞就是其中之一。
他向王允求情,没有任何作用;毕竟,王允和蔡允之间的情况有点复杂。
离开王府时,马日瑞叹了口气:“蔡勇可惜,王允也命不久!”
没过多久,蔡勇就死在监狱里,王允也像马日瑞说的那样,没有得到好的结局。
02
十多年前,蔡勇死后,他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然而,那一次他终于算命了,逃脱了一劫。
那是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蔡勇写了一本笔直的书,冒犯了所有应该冒犯的人。特别是,有一个叫阳球的家伙。这个人残忍而恶名昭著。他多次派人暗杀蔡勇。幸运的是,他仍然站在蔡勇身边,没有成功。
啊,即使你想找个人努力工作,你也必须遇到一个明主,否则结局会很糟糕。
蔡勇满腹心肠,写了这么多建议,可惜都付之流水,这也叫“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太平繁荣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的骨头变得油腻和松散,不要咀嚼太多的骨头不能强壮。
江湖是非多,一波才平一波又起。
刚刚摆脱阳球的杀戮,又遇到了小人王智的侮辱和诬陷。
这是可以忍受的。振衣起来后,你只能选择逃跑。
远离江湖,死吴会,躲避泰山。
这是十二年,再回来,人事全非。
03
翠鸟诗[汉] 蔡勇庭有若榴,绿叶含丹荣。翠鸟时来集,振翼修饰。回顾生碧色,动摇飘青。幸运的是,你要亲君子庭。驯心托君子,雌雄保百龄。
这首诗又名《咏庭前若榴》,应该是蔡勇逃到吴会后写的,反映了他被迫害,幸运地脱离了网。
第一句话是“庭周有若榴,绿叶含丹荣”。庭院很安静。在一个角落里,石榴绿意盎然,红花像笑脸,藏在绿叶后面。
环境如此美丽,让人想起“家里有梧桐树,吸引金凤凰”,诗人暗中也有自己的隐喻吗?一个是赞美主人的洞察力,另一个是赞美自己是凤凰。
接下来,“翠鸟来集,振翼修复描述”,看:一群翠鸟落在石榴树上,为什么会聚集在这里?这里的环境是不同的,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他们不断地上下振动翅膀,开始改变自己的外表和形状。所有这些场景,多么谦虚,多么安静啊,让人们感到轻松!
又是一记“马屁”轻拍,如果你是主人,看到这样的描述,心里有什么想法?
“回顾蓝色,摇摇欲坠”,继续写翠鸟和石榴叶。快乐玩耍的翠鸟看起来多么可爱啊!当它听到这个消息时,它迅速回头看:啊,没什么,只是虚惊一场,碧叶随风翩翩起舞!
这首诗的前三句话都是用来详细描述石榴和翠鸟在石榴树上快乐地玩耍的。在这里,石榴树的美丽景色代表了外部生活环境,翠鸟形象的快乐外观指的是诗人本身,另一个是诗人此刻的快乐心情。
诗人用翠鸟的想法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美好的局面?幸运的是,只有逃离猎人的弩,我们才能有现在的机会飞到君子所有的院子里,享受宁静平和的生活。
“驯服心托君子,雌雄保百龄”,这里的“驯服”意味着善良和驯服。素食,通过“感觉”,意味着真诚和真诚。善良的心被委托给一个真诚的绅士,以保护翠鸟家庭的安全,安全地度过一生。
诗歌写翠鸟,写石榴树,都是以物喻人,其本质完全写诗人自己的情况。通过对翠鸟形象的详细描述,以及与石榴树相处的和谐场景,用心良苦,突出了诗人抢劫后余生的兴奋,强调了对收留人的感谢。
这首诗生动活泼。虽然情感含蓄,但恰到好处和自然。整篇文章反映了诗人的强烈愿望,希望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来避免危机。
04
不幸的是,生逢乱世,身不由己,十年后,远离江湖的蔡勇,终究还是被董卓强迫回到长安城。
有很多是非之地,一声叹息一行泪。
只有一种感激的悲伤,他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据说蔡勇入狱时,曾恳求王允,“雍陈辞谢,乞纹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得不到。”
他最后的乞求不是为了活下去,而是为了像司马迁一样完成《汉史》。
但是,没有,他还是在狱中惨死。
著名经典学家郑玄听到悲惨的消息时,不禁抬头叹了口气:“叔叔去世了,汉朝的历史事件,谁来研究啊?”
他的抱负,他的才华,就像他的焦尾琴,成了断人肠的绝响。
就在那一年,长安城被董卓余党攻破,王允也被残忍杀害,蔡永悲惨地死去。
为什么蔡勇最后死在监狱里?谁陷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