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罗钦顺,明朝翰林院学士


罗钦顺 1465年12月8日至1547年5月13日

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学者、官员、江西泰和人。1492年,罗钦顺在中乡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第二年考试@ 任翰林院编修。罗钦顺全神贯注地学习知识,他避免了所有的社交活动。

罗钦顺,明朝翰林院学士

罗钦顺

1502年,罗钦顺晋升为南京国子监管部门。1503年至1504年底,罗钦顺与祭酒张茂合作,改善了国子监管的学风。当时,他全心全意地阅读了《四书五经》和宋代哲学家的作品。通过长期的研究,他认为程的第二兄弟(程浩,
1032-1085年,程颐,1033-1107年),张载(1020-1077年),朱(113
200-1200年)学习佛教并理解其本质,但当他们充分理解儒家思想时,发现佛教中的一般错误(尤其是有影响力的禅宗)非常明显,
以至于他们不仅远离佛教,还尽力反驳它。

另一方面,罗钦顺认为朱对陆九渊(119-1192年)的批评有充分的依据。
武宗朱厚照在位前五年,宦官刘瑾试图独占大权。1504年,罗钦顺回家为年迈的父亲服务。与此同时,他的上疏朝廷要求延长他的养亲时间。由于罗钦违反了朝制,请求没有得到批准,但他仍然呆在家里。在这件事上,他于1508年被削减了官职。两年后,刘瑾受到惩罚,罗钦顺官恢复了职务。

罗钦顺

从1511年到1515年,罗钦顺先后担任南京太常少卿,南京吏部右侍郎,四年后晋升为吏部左侍郎,1521年转为北京吏部左侍郎。罗钦顺以诚实和正直而闻名。例如,如果有人想用宦官的信来要求加官晋爵,他将被移交刑事部门处罚。同年(11月209日)武宗皇帝死后,罗钦顺命编纂《武宗实录》(1505-1521年的真实记录)。在他晋升为南京礼部尚书后不久(1522年5月14日),罗钦顺上疏请求回国照顾年迈的父亲。

1523年5月,父亲去世后,罗钦辞职回家为父守孝。1527年,罗钦顺被朝廷召回,首先是礼部尚书,然后改为原官部尚书,但他都拒绝了。(1527年),他对官员归来的请求终于得到了皇帝的恩惠。在家呆了20年后,罗钦顺自持,不为世累。他在82岁时去世,给了王子太保和文庄。

值得一提的是,罗钦顺神道碑上的铭文是严嵩写的。1724 多年来,罗钦顺能从祭孔庙中走出来。
罗钦顺是一个很有素质的人。他每天早起去书房“学古楼”,接受家人和弟子的问候后开始学习。罗钦顺也是一个简单的人。他既不在法庭上
院子里建亭台楼阁,宴会上不设音乐歌舞,可见他不奢华的性格。罗钦顺的家人虚心对待,体贴周到。林希元非常欣赏罗钦顺的性格。他写道:“老公自发身词林,甚至八个人。他已经当官了,比如精金
美玉,无得致瑕。"

学古楼

罗钦顺的故事包括《困知记》(六卷)和诗文别集,题为《整庵存稿》(二十
卷)。这些书大约在1552年首次出版(国家北平图书馆收藏了缩微胶片复制)。《困知记》后来扩展到八卷本,1620年至1623年与《整庵存稿》一起重新出版(国会图书馆有复本)。还有一本1710年版的《正谊堂全书》。七十年后,这些作品都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正如罗钦顺本人反复强调的那样,《困知记》是他20多年来致力于学习儒学的思想结晶。这本书包含了他的哲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他在陆王心学和佛教的冲击下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勇敢捍卫。死前九天,罗钦顺自写墓志铭,将其一生总结为致力于推究事理、有心知性,其重要作用由此产生。

他经常后悔,直到40岁,他才开始理解儒家思想的深刻和完整性,而他早年只学习科举考试和晋升。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罗钦顺确信“心”和“性”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心”不同于
性,那么陆王心学的主张“心即理”和程朱理学的观点“性即理”也大不相同。

作为一名学者,罗钦顺以其“理气为一物”理论而闻名,为朱子的“理气二元论”提供了解决方案。罗钦顺也以与王守仁的辩论和对佛教观点的强烈反驳而闻名。罗王二人的辩论始于1515年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一书的出版。为了加强自己的观点,王守仁写了这个论点。书中断言,朱虽然早年和陆九渊有不同的观点,但晚年后悔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观点,以保持与陆九渊的观点一致。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程朱学派弟子们的激烈讨论。他们中的一些人写了反驳文章,以证明朱陆的主张实际上是不同的。1520年,罗钦顺在写给王守仁的第一封信中阐述了他对“格物”的看法、理解“致知”。在文章中,他引用了最早提出“格物、致知”说法的《大学》,说明王守仁对《大学》的理解是错误的。1528年,罗钦顺第二次写信给王守仁,在信中讨论了一些问题
他不同意王守仁对基本哲学问题的定义。不幸的是,王守仁还没有 收到罗钦顺的这封信就去世了。

罗钦顺,明朝翰林院学士

《朱子晚年定论》

罗钦顺对佛教的讨论也相当详细。他试图引用佛经中的句子来反驳它。高攀龙曾称赞罗钦顺“自唐朝(618-906年)以来,他一直拒绝佛教,但他并不清楚。”

本文由【百家号/顺天顺心】原创


罗钦顺,明朝翰林院学士罗钦顺,明朝翰林院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