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蒙汉混血的中央政权,但蒙古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只能战斗和征服,不能治理国家。元朝只存在了90年,朱元璋把它赶回了蒙古草原。
蒙古帝国版图
但是有一个人,如果他不死,元朝至少会有一百年的国运,根本轮不上朱元璋的大明统一,那么历史又是一个方向。
1982年真金王子电影《马可波罗》
1243-1285年,元世祖忽必烈的长子,第二位皇帝元成宗铁穆耳之父。
忽必烈在真金少年时期搜集了大量汉人儒士。忽必烈将真金教育交给汉人大儒姚枢,命勋臣后代土木各儿陪读。姚枢等待真金日以三纲五常,先哲格言陶冶德性,以《孝经》为启蒙教材教授的真金。与此同时,命元朝大汉臣刘秉忠的弟子王迅为真金伴读。王迅长期侍奉真金,常灌输三纲五常、为学之道、历代治乱之道,真金深受其影响。
穿龙袍的忽必烈遇到了马可波罗
藏蒙古传统的汗位继承制是忽里台大会推荐的。自从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获得蒙古统治权后,姚枢、张雄飞等汉臣建议采用中原王朝的传统长子继承制,确保汗位继承。忽必烈最终采纳了汉臣的建议,并于1273年2月下令,将长子的真金作为王子。
册文是:皇帝若说:咨尔皇太子真金,仰唯太祖皇帝遗训,直子中有克服继统者,豫选之。用立太宗英文皇帝,用绍隆丕建造。自时厥后,为不显立冢,遂启争端。我上遵祖宗宏规,下协昆弟同之议,从燕地,即立尔为皇太子,积有日。比较儒臣敷奏,国家设立储嗣,应有册命,这个仪式也是如此。今遣摄太尉、左丞相伯颜持节授尔玉册金宝。於戏!圣武燕谋,尔其承奉。昆弟宗亲,尔其和协。使仁孝显于己行,抑可谓不负所托。尚其戒哉,不替我命。
青少年真金学习儒家文化,支持元朝全面汉化
元朝统一中国后,不仅有大量的汉朝大臣,还有许多来自中亚的大臣。藏传佛教、中亚文化与儒家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元朝的政治制度有很多选择,可能不需要完全研究宋朝的政治制度。然而,元朝领土广阔,汉族人口占元朝的大部分。因此,忽必烈是否应该完全遵循汉法。
孔夫子
真金既从小就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其政治前途也与汉人儒臣息息相关,为他今后坚定支持汉法铺平了道路。
儒家真金的崇尚深受儒家的影响,渗透到他的言行中。他很孝顺,每当忽必烈生病时,真金忧形成色,夜不能眠。《资治通鉴》等儒家经典和历代史籍真金、《贞观政要》若指掌。真金也在不断推进汉化政策。他要求蒙古学生学习汉语,但他们不同意他们只学习蒙古语;1284年10月(至元21年),他请求与李霍孙奏举行科举,但失败。
@ 在元朝皇室中,真金是儒家思想最深的一位,后代元朝皇帝很难看到它的项背(这里儒化和汉化不同的是,元文宗是汉化程度的领导者,但其儒化程度明显不如真金。
真金对宗教的态度
真金也支持道教。在佛道辩论中,佛胜道败,道教地位降低。真金听从道士张留孙的建议,对忽必烈说:黄老之言,治国有不可废者。忽必烈后悔了,道教的地位又上升了。
真金本人就是虔诚的佛教徒。
禅位风暴:像明朝朱标王子一样英年早逝
1285年,汉臣演奏了年纪大了的忽必烈禅,位于皇太子。得知此事后,真金非常害怕。作为王子,这种事情不清楚。忽必烈听说有人要他退位,怒不可遏,把所有相关大臣都处死了,但并没有对王子说坏话。尽管如此,真金竟然因此担心成病,同年十二月十日病死,享年四十三岁。真金死后,忽必烈在第二年正月初一停止了朝贺,并为他的死亡命名明孝。真金死后,忽必烈将皇太子宝铁穆耳授予真金第三子。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铁穆耳即位,为元成宗,追溯真金为文惠明孝皇帝,庙号裕宗。
朱标太子
真金王子和朱元璋王子朱彪一样贤明,有治国能力。不幸的是,他们没有等到登上王位的那一天。这真是历史的遗憾。
真金之死,元朝汉化宣告失败
真金之死使忽必烈精心培养的继承人计划失败。忽必烈的心情和朱元璋一样。白发人送黑发人有多痛苦?
真金太子画像
太子之死,使忽必烈痛不欲生,他开始酗酒,并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但更严重的后果是,汉人培养的王子不见了,也宣布元朝不会完全融入汉文化,忽必烈在中亚文化和汉文化中徘徊。忽必烈在痛苦中郁郁结束,但没有为元帝国建立稳定的汉族传位制度和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导致元朝政局动荡,王位继承混乱,直到元顺帝被朱元璋赶回漠北。想象一下,如果真金能顺利继位,就必须遵循汉族制度(可以参考清朝),元朝可能会持续一百年。
如果真金王子不死,元朝能否增加岁月,避免百年内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