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对赵云的评价更高,看看历史上真正的赵云吧!
那么赵子龙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呢?
赵云跟随刘备,直到刘备成为汉中王,可以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实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然没有《三国演义》那么神秘,但赵云救阿斗并非虚构。赵云第一次在没有刘备行动的情况下留在荆州,进入西川。但正是这次留守,他又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截江夺战”,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赵云对蜀汉的汗马功劳还小吗?但刘备得了西川后,就再也没有重用过赵云了。
定军山之战,主谋是法正,而“亲冒矢石”强攻定军山的是刘备本人,赵云根本没有上一线。
赵云一走出祁山,就没有成为先锋,而是带领邓芝走出斜谷来应对主力军。街亭失守,全线大败,“云和邓芝勒兵慢慢退却,不会造成重大损失。”《演义》中的“不损一人一骑”是罗先生带给英雄的花环。战后,孔明上表检讨,自贬三级,但有功无过的赵云也被贬。赵云直到去世才被封侯。
赵云不允许重用。一个很大的因素是他出生在布衣上,不是一个著名的家庭。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达到顶峰,直到唐朝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系统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其顽强。袁绍贵是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人生经历是决定因素。在三国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袁氏的“四世三公”被称为“墓中枯骨”。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徐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而刘备早期没有人可用,顾不上门。但是卧龙一到,这套东西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最为明确,赵云也倒霉。与此同时,孔明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马谡、杨仪就是例子。难怪孔明当政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出前50人的名字加上...等180人。你知道谁领导吗?“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有其他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原因。法律排名第二,孔明排名第八。赵云呢?在哪里?...在等待180人的时候,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一直读历史的人都有“汉家待功臣薄”的感觉。汉高帝刘邦杀死了韩信、彭越和青布;汉武帝时有飞将军李光的悲剧。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的后主,赵云至少死了。
《演义》中写道,刘禅听到赵云死后哭了起来,这是罗先生加的花环。当时,刘禅早就忘记了救了他两次的赵云,甚至没有“哀悼”的意思。后来,我不知道该怎么想救命恩人来了。当我给别人封侯时,我也封了赵云。但如果赵云知道封印,他会生气在坟墓里欺骗尸体:距离蜀汉亡国还有不到三年!
揭秘:赵子龙历史上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