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以李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突破北京。崇祯皇帝留下自己的圣旨后,在眉山上吊自杀。朱元璋创建的明朝在这里结束了。同年5月,马士英、阮大成和四镇军阀在南京设立朱由松登基,改为元红光,成为南明第一任皇帝。
朱由松是福王朱常勋的长子,是明神宗朱义军的孙子。他是崇祯的堂兄弟。崇祯皇帝死后,皇太子应该继承皇位是合理的。没有必要轮到福王朱由松了。为什么朱由松能登上皇位,建立宏光小朝廷?
首先,崇祯皇帝还在的时候,立皇后周的长子朱慈朗是王子,对王子寄予厚望,几乎把当时所有著名的儒家大臣都送给王子当老师。崇祯皇帝去世后,王子是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但当时王子失踪了,没有任何痕迹。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出现了重新议立新帝的情况。更糟糕的是,崇祯皇帝的直系子孙不仅是太子,基本上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失踪,被俘。
崇祯皇帝的直系子孙不可能后,他将血缘关系追溯到明神宗朱义军时期。朱由松的父亲老福王朱常勋不仅是明神宗最喜欢的儿子,也是朱常洛下最长的儿子。因此,根据有序的年龄记录标准,朱常勋成为第一继承人。朱常勋去世了,他的儿子朱自然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第二,军权。虽然东林党人反对朱由松被选为新皇帝,但他受不了朱由松后来得到了四镇军阀和马士英的支持。阮大成和其他人的支持。在乱世中,拳头最大。谁能打人,谁就是老板。因此,一群有军权的人自然分量很重。
说起朱由松为什么能得到四镇军阀的支持,这个时候不得不提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前总督京营太监卢九德。早年,卢九德是朱常勋的老福王,一直是朱常勋的坚实支持者。朱由松成为候选人之一后,卢九德自然支持他的老主人的儿子。卢九德熟悉其他三镇军阀高杰、黄得功和刘良佐。他站出来说服他,事半功倍。
这些已经逃跑的军阀头对龙的功勋并不贪婪。现在有人来寻求他们的支持,当然,他们同意了。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共谋大事。
由于这两个原因,朱由松登基为帝,成为南明第一任皇帝。
朱由松在历史上被称为红光皇帝,但与此同时,他也在民间留下了另一个绰号——“蟾蜍皇帝”。明朝有许多奇怪的绰号,其中大多数都是对某件事的执着和爱。然而,朱由松被称为“蟾蜍皇帝”,但她不喜欢蟾蜍,而是女性。
蛤蟆?女色?这两个词是如何平等的,这是每个人心中的许多大问题。和他父亲一样,朱由松沉迷于酒色。继位后,朱由松不仅大肆选美,广修宫殿,还命令宫人大肆逮捕蛤蟆,只有蛤蟆是丹药的药材。这种丹药,其实是朱由松用来助兴的东西,据说吃了这种丹药后,可以一夜御数女。这件事,好女人朱由松获得了“蛤蟆皇帝”的称号。
当然也有人说这个称号其实是莫须有的,是对朱由松的污蔑。从事迹上看,抓蛤蟆是宫廷特有的意见。夏季炎热时,蚊虫渐生,宫人抓蛤蟆其实是按照食物链的原理来消灭的。弘光朝官员李清《南渡录》:“上燕居深宫,每徘徊惊叹;所谓「诸臣不肯为我用户」!在声色上,罕近也。但是读书少,章奏不能亲裁,所以内外相倚为奸,都归过于上。例如,端阳捕虾蟾,这宫中的旧例,并加以污言。而且所谓猥童季女,死者接踵而至,内外喧传,充耳不闻。而国亡,宫女都奔入民家,历历吐状;始得其实。“是对“蛤蟆皇帝”称号的有力反驳。
明末国家动乱,后人加入个人情感色彩诉说当时的历史,难免会有错误。个人认为,李青的《南渡录》应该还原历史真相。
揭示为什么朱由松被称为“蛤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