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皇后张氏()-明孝宗皇后,兴济(今河北青县)人,1541年)。父亲张丘,母亲金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张氏品行出众,被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孝宗和张皇后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住在一起。除了张皇后,后宫里没有其他妃子。他们是古今唯一一夫一妻制的皇帝。由于孝宗皇后的原因,她优待外戚,追封丈夫张岚为昌国公,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为皇后建造的家庙也十分壮丽。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卒,太子朱厚即位,改元正德,为明武宗,尊张后为皇太后。
图片来自网络
正德五年(1510年),上徽“慈寿皇太后”。十六年来,武宗崩溃,无子,奸臣江彬等心怀不轨,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禁中,迎立武宗的表弟朱厚夫为帝,历史上被称为明世宗。正德16年(1521年)3月世宗入继,称张太后为圣母,上尊称“昭圣慈寿皇太后”,也尊称他的祖母邵氏为寿安太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宗对张太后的淡薄态度逐渐显露出来。他尊封生母祖母,对张太后不太礼貌。如果有臣子上演,他会降罪,改名圣母为阿姨。张太后弟弟犯罪,张太后苦跪求情不果,一病不起。最后,晚景凄凉的张太后在嘉靖20年(1541年)8月崩溃,死后的头衔是孝康靖肃庄慈哲怡天赞圣敬皇后。而且她刚死后,世宗就把弟弟处死了。
图片来自网络
明孝宗朱佑框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只有一个妻子(张皇后)的皇帝。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他们必须每天一起躺在一起,读诗画画,听钢琴和舞蹈,谈论古代和现代,日夜一起工作。孝宗和张皇后有一个独子,后来是明武宗朱厚照。孝宗天生缺乏,身体虚弱,晚年想摆脱积累的缺点,引导新政策,但不幸的是,英年早逝,孝宗在死前叹了口气,给我几年王子可以成熟,但他的独子后来真的成为昏君几乎颠覆了明朝。
图片来自网络
兴济(今河北沧州市北)皇后张氏。按照明朝中期以后选后的制度,皇后一般来自平民之家。张的父亲张岚,原本只是一个学者,以乡贡的名义进入国子监督,也就是说,他从当地学校被送到国立最高学府学习,成为国子监督生。张出生在这样一个读书人家庭,家教自然还可以。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二月初六,张与时为皇太子的孝宗结婚。同年9月,张被正式立为皇后。
在粉黛成群的后宫里,孝宗的情况确实令人费解。可能有以下原因:
首先,孝宗本人性格温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男女事务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
第二,为了避免万贵妃的迫害,孝宗在6岁之前就秘密在宫中的安乐堂养育。他对妃子之间的嫉妒和随之而来的宫廷斗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皮肤切割的痛苦。@ 这可能是他不想有太多妃子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 张后自己的性格可能更活泼,对孝宗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历史上被称为张后的“骄傲和嫉妒”。从她后来在政治斗争中的角色来看,张后确实是一个非凡的人。
第四,大臣谢迁的劝诫。本来皇帝广纳嫔妃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大臣也不会反对。比如成化朝时,群臣宪宗二十八九岁没有儿子,甚至上书要求皇帝广纳妃嫔。那为什么谢迁会多余一举呢?事情是这样的。弘治元年(1488年)2月,御马监左少监郭勇请预选淑女,孝宗服除此之外,还选了两名女子为妃。当时左春坊左舒子、翰林院侍读谢迁说:“六宫之制,固所当备。而三年之忧,难忘吗?今山陵未毕,谅阴犹新,但这件事却突然发生了?“这意味着皇帝自然应该选择妃子。但是,宪宗的陵墓还没有完工,皇帝居丧的草庐还是新的,怎么才能谈起选妃呢?孝宗号称孝治天下,曾为宪宗皇帝定下三年制——“三年不鸣钟鼓,不受朝贺,朔望宫素服”。因此,谢迁既有这样一句话,选淑女作为妃子的选择就搁置了。
明孝宗实行[一夫一妻]:张皇后依然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