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太后是赵国清河观津人。吕太后当政时,她以良家女的身份被选入宫中为太后服务。后来吕太后把宫女送给诸侯王,每个王都送给了五个美女,窦氏就在这次出宫的行列中。窦氏家在清河,她认为去赵国会离家近一点,她要求主管遣送事宜的宦官把她的名字放在赵国宫女的行列中。然而,这位宦官却忘记了这件事,错误地将窦氏的名字列入了去代国宫女的行列。上奏名册,吕太后下诏批准。得知这个消息后,窦氏痛哭流涕,不愿意出发。然而,在朝廷的强制命令下,她别无选择,只能离开。
到了代国,代王刘恒只宠爱窦氏。她生了一个叫嫖娼的女儿,后来又生了两个男孩。代王的女王有四个王子。然而,女王在代王继承皇位之前就去世了,她的四个儿子寿命不长。代王继承皇位后,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朝中的大臣们要求文帝立太子。窦的长子刘启年纪最大,被立为太子,这是后来的汉景帝,母以子贵,窦氏被封为皇后,女儿嫖娼被封为长公主。第二年,窦氏的小儿子刘武被封为代王,不久又被封为梁王,这就是梁孝王。
窦皇后的父母早已去世,被埋葬在观津。他们生前身份很低,从未享受过任何祝福。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薄太后下令追求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并命令清河地区设立200个公园,由长城守护。所有的礼仪和供应都与灵文公园相同。
窦皇后的弟弟叫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四五岁时,被掠夺出售,家人不知道他被卖到了哪里,从此彼此失去了联系。少君被转卖了十几家,转来转去,终于到了宜阳。少君为买主进山烧炭,日夜工作。一天晚上,他和100多名家奴在悬崖下休息。半夜,悬崖突然塌了,睡在它下面的人都被压死了,只有少君幸免于难。
少君逃过这场灾难后,觉得有神保佑自己,于是找人为自己占卜。占卜者捏了捏手指,对他说:“你的未来在长安,你可以在那里发财。过几天就可以封侯了。"少君对他的话深信不疑。碰巧少君的主人要去长安工作,他绞尽脑汁说服主人,和他一起去了长安。到长安后,少君听说朝廷新立了皇后,家在观津,姓窦。虽然他被掠卖的时候很年轻,但少君还清楚地记得家里的县名和姓氏。他在心里想:“为什么这么巧合?女王是我失散多年的姐姐吗?”
他还记得和姐姐摘桑叶的时候,从树上摔了下来。少君以此为证据,上书陈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窦皇后知道后非常高兴,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文帝。文帝也非常重视这件事。经过精心安排,少君很快被文帝、窦皇后召见。他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与窦皇后的记忆完全一致。为了确定,窦皇后再次问他还有什么可以作为凭证。少君想了想,回答说:“姐姐离开我西去的时候,在驿站的客房里告别了我。她要来洗澡用具给我洗澡,给我吃饭。然后,她不情愿地离开了。”
窦皇后听后果然是自己的弟弟,一把抓住弟弟,报头痛哭。泪流满面地喊道:“哥哥啊!姐姐找你好苦啊,们姐弟终于见面了!“左右侍从被他们深深打动,一个个躺在地上哭泣,大大增强了女王姐弟相识的悲哀气氛。后来,朝廷给了少君很多田地、房子和金钱,让他在长安定居。“我们这些人的命运掌握在窦氏兄弟手中,”周勃、灌婴等大臣说。他们出身微贱,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不利于国家发展。要尽快为他们挑选贤惠的师傅和客人,给他们补课,否则以后他们会效法吕氏闹大乱。”
文帝得知大臣们的不安,认为他们的想法是合理的。他们选择了年长、美德的学者,让他们和窦兄弟住在一起。从那时起,经过仔细的训练,窦兄弟成为了一个谦逊、礼貌的绅士,不敢高贵和傲慢。
后来,窦皇后生病了,失明了。文帝开始宠爱邯郸慎夫人和尹姬,但他们都没有孩子。文帝去世后,景帝继位,将他的叔叔和少君封为张武侯。长君去世后,他的儿子彭祖被封为南皮侯。吴楚七国之乱时,窦太后表弟的儿子窦颖被任命为将军,率兵平叛,军功被封为魏武侯。
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因此,文帝、王子和窦家的每个人都必须读《黄帝》、《老子》等书遵循黄老的理论,安静无为。窦太后比儿子汉景帝晚六年去世,死于汉武帝建元六年,与文帝葬在霸陵。临死前,她立下遗诏,把东宫所有的钱财都给了女儿长公主刘嫖。
汉景帝刘启的出生是一种误解:宦官错放窦太后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