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有很多奇怪的事实。有些人甚至不认出他们的父亲是为了谋皇后的宝座。你觉得这是千古奇闻吗?这件事发生在李为晋王时,这一天,晋梁之间的战争稍有停止,李班师回到晋阳。曹太妃在王府设宴庆祝儿子凯旋归来,并召侍女唱歌唱歌。酒到半香,李存旭乘酒兴,站起来,引句高歌。原来他不仅会打仗,还懂音律,喜欢戏曲,闲暇时经常谱曲唱自娱自乐。有一段时间,歌声绕梁,和声悦耳,欢乐场面,令人陶醉。兴奋之中,李突然发现有一个歌手,不仅长得清楚动人,而且歌声清脆悦耳。他忍不住问曹太妃:“这个人是妈妈身边的人吗?唱得真好!曹太妃见儿子喜欢,便说:“她从小在我身边长大,聪明伶俐,不但会唱歌,还会吹笙。现在命歌女上前,拜见王爷。李看到她除了花容月貌,特别有一双,期待着流转,迷人迷人,会说话的大眼睛,不自觉的心动神摇,干脆叫她陪她伺候酒。晚宴结束后,曹太妃看到儿子不愿意放弃这首歌的女儿,说:“既然我儿子喜欢,就把她留在我儿子身边侍候吧!”
那天晚上,李问起了歌手的生活经历。歌手回答说:“奴隶姓刘,绰号玉娘,魏州人。六岁时,她的家乡遭遇了军事灾难,父亲分居。后来,她被带进了皇宫。她承认太妃看到了怜悯,留在身边等候,并教她唱歌、跳舞和唱歌。”然后他低下头,让李生下了怜悯和珍惜玉的感觉。
原来,刘玉娘的家乡成安是魏州西南部的一个小县(今河北省东北部)。当李的父亲李克带兵攻打成安时,靠卖药占卜谋生的刘山人正带着女儿刘玉娘逃跑。出乎意料的是,李克用的将军袁建丰拦截了他。袁建丰看到六岁的玉娘很漂亮,就从刘山人手中强行夺取,献给了曹公主。
此时李存旭已有两位夫人,正妃韩氏,次妃伊氏,均为贵族家庭背景。他还宠坏了从败军之将手中夺得的侯氏美女,每次出征都带在身边。自从刘玉娘得到李存旭的爱幸以来,她一直在努力夺宠。不久,她为李存旭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李继发。看到儿子长得像自己,李很喜欢,母以子贵,刘玉娘很快就被提升为妻子,但她并不满意。
刘玉娘知道李很喜欢戏剧,所以她召集演员日夜在王府排练。每当李回来,她都会搬出一群人来表演歌舞戏剧供李娱乐。有一天,刘玉娘趁李看得开心,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国王在外,军马匆匆,很累。还不如让臣妾随军侍奉国王,带领这群演员休息时为国王娱乐解闷。”
听了之后,李存琏非常高兴,于是她把刘氏的母子俩带到身边,跟随军帐。就这样,刘玉娘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心机,让李存琏听她的话,非常幸运。
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4月,晋王李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名唐,史称后唐庄宗。但此时,后唐与后梁的军事对峙仍在黄河沿岸进行。虽然刘玉娘跟随李存旭的军队,但皇后的宝座仍然是空的,她总是想压倒韩、伊二夫人,赢得皇后的宝座。有一天,在她居住的叶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行宫门前,一位老人突然来了,他说自己是刘夫人的父亲,要求见刘夫人。
李闻报,一边命内监出去盘问老翁底细,一边派人告诉刘玉娘。内监走出宫门,盘问老翁:“你有什么证据表明你是刘夫人的父亲?老翁回答:“老人,我叫刘山人,膝下只有一个叫玉娘的女儿。十几年前兵荒马乱,当时我女儿才六岁,就被晋王部队俘虏,从此父女离散。几天前,我在这里见到了晋王夫人,认出她是我失散的女儿,所以我来认识她。”
内监回宫禀报李,正将信将疑间,谁知刘玉娘命人传言:“我父亲早已去世,这位老人一定是贪图财富,假皇亲。”
李很奇怪,想起当年抢人的袁建丰还在,就召来辨认。袁建丰仔细看了看,回到寺庙玩道:“好像是他,当年出面阻止抢人的黄胡公公。”但刘玉娘否认老人是她的父亲。
李回到后宫后,刘玉娘生气地对他说:“妾清楚地记得,父亲死于乱军,妾抚尸大哭后才离开家乡。田舍翁现在从哪里来,竟敢冒充妾的父亲,皇帝还不把他从严治罪?“为了表示老人不是她的父亲,她亲自下令内监:“把宫门外冒充皇室的老人打二十根军棍,立即轰走。“可怜的刘山人终于找到了失散十几年的女儿,高兴地来认女儿。谁知道她的女儿是图皇后的宝座,失去了她的善良。她不仅不认出父亲,还下令殴打父亲。无奈之下,老翁又悲又恨地走了。
与韩、伊夫人相比,刘玉娘最不利的一点就是出身微贱。如果她认出父亲,暴露自己的家庭背景,她会向反对她为后的大臣们说实话。为了谋取皇后的宝座,她不得不咬紧牙关,宁愿被天良遣送,也不愿意认出父亲。一方面,李爱刘玉娘,另一方面,李忙于军事,几天后就被他抛在脑后了。
今年,后梁派将军率领5万军队进攻后唐,而李则破釜沉舟,率领1.5万兵马操敌后路,直接捣毁后梁京都汴城(今河南开封)。走之前,他让刘玉娘做好准备。万一突袭失败,城破之日,刘玉娘带领王子继发和其他宫眷一起登上宫楼。内部监督员已经在宫楼下堆满了干柴。届时,内部监督员将点燃干柴,与邺城同归于尽。
李成功了,后梁后面空无一人。后唐军队一路南下,如无人居住,迅速包围了汴京。朱文的儿子,梁末帝朱友贞,看到大势已去,命近臣刺死自己。李一举灭了后梁,人民获得了暂时的和平。
同年年底,李迁都洛阳,成为统一中原的大皇帝。祭祖庙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皇后。皇后的位置应该归正妃韩氏,但李存旭宠爱刘玉娘,有心立她为后,又怕大臣们反对,便交廷议裁决。首相豆卢革和枢密使郭梓韬洞察了李的心思。为了取悦李,他们联合写了一封信,说皇长子是刘夫人出的,母亲以子贵,后位应该是刘夫人。李正中下怀立即准奏。因此,选定吉日,刘玉娘为正宫皇后,封韩夫人为淑妃,伊夫人为德妃。
刘玉娘不择手段地认出了自己的父亲,尽管她最终打败了竞争后位的强敌韩伊夫人。但命运最终会报复那些没有良心的人。
千古奇闻:历史上哪位皇帝为图皇后不认亲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