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子孙作为魏晋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遍布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几千年来名人辈出。书法家郑道昭、书画家郑虔、航海家郑和、画家郑板桥..
另外,卫青其实也应该姓郑,这件事你知道吗?记者李笑凡杨晓楠
声名显赫
其实一代名将卫青应该姓郑
提到卫青,对中国古代史感兴趣的人并不陌生。
他是西汉著名的将军,战功斐然,受到汉武帝的高度重视,被授予长平侯。他的妹妹魏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侄子霍去病,也是西汉著名的将军。
卫家显赫一时,但实际上,卫青应该姓郑。那一年,卫青的母亲在平阳公主的丈夫家当女仆。因为丈夫姓魏,她被称为魏杰。魏杰和魏的丈夫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君、长女卫童、次女卫子、三女卫子。丈夫去世后,她和在平阳侯家工作的县官郑季私通生下了魏青。
然而,郑季并没有好好照顾魏青。他在家里就像个奴隶。后来,魏青回到母亲身边,成为平阳公主的奴隶。后来,他受到汉武帝的重视,他的才华慢慢显现出来。
郑成功家族自豫迁闽
南阳人小郑现在在郑州做平面设计。他家的族谱记载,他的祖先曾经是郑成功的下属,与他一起收复台湾,然后从台湾搬到河南。
郑成功,生活在明末清初,被许多中国人称为民族英雄。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中国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士兵从金门进入台湾,第二年迫使荷兰侵略者签字投降。
郑成功来自福建南安。他的父亲去日本做生意,郑成功也出生在日本。据《漳浦营郑氏族谱》记载,郑成功的祖先在西晋永嘉年间从河南省固始县迁往福建。
郑姓人曾在泰国当过皇帝
定居东南亚的郑姓人,最著名的就是当过泰国皇帝的郑信。郑家的后裔,怎么去泰国当皇帝?
郑信,又称郑皇大帝,是泰国人心中的“五大大帝”之一,祖籍在广东澄海。
由于家境贫寒,郑信的父亲郑琏于清雍正年间从澄海樟林港乘船前往暹罗谋生。后来,他在暹罗组建了一个家庭,并与当地女孩洛央结婚。
公元1734年,郑信出生。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非常聪明,被暹罗大臣视为正义的儿子。文武双全的郑信深受大城王朝隆摩高帝的赏识,30岁时统治了全国军政大权。
1766年,缅甸入侵暹罗,大城市王朝灭亡。1768年12月28日,郑信带领人民驱逐缅甸军队,登基称帝,建立了吞武里王朝。郑信在位15年,后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杀,年仅49岁。当时,朝野悲痛欲绝,人们在湄南河畔修建了郑皇庙,并竖立了郑皇的铜像和纪念碑。
当代故事
郑姓后人的文化信仰
郑朝增是河南郑文化研究所秘书长、河南姓氏文化研究协会副秘书长、河南郑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信阳郑名人花园秘书长。在他的许多身份中,他是信阳郑文化的领导者之一。
20世纪80年代,郑朝增是郑州一家服装公司的总经理。改革开放后,海外刮起了寻根风。作为一名热心的企业家,他也开始支持信阳当地郑文化的发展。
渐渐地,郑朝增对郑氏文化的感情越来越深。1991年,他辞去了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卖掉了另一家公司,投身于郑氏文化的研究。
从那时起,他开始研究郑的名人花园的建设。名人花园位于兴阳市南盘龙山,规划面积400多亩。为了建造一个名人花园,他投资了出售公司的资金,并吸引了许多郑姓企业家的资助。他承认,这个过程起起落落:“很多人建议我放弃,但我毫不犹豫。”
如今,郑朝增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郑氏后人的努力下,名人园建成,郑朝增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郑氏后人的认可。
远迁海南的郑姓家族
现在定居在海南三亚的郑灶雄说,根据族谱,他是郑桓公的95世孙,宋朝从荥阳迁往福建。如今,这个家庭主要住在广东汕头,人数超过20万。
后来,郑灶雄的爷爷带着孩子,从广东到海南发展起来,现在主要生活在海南三亚。
郑灶雄作为郑氏的后代,一直想做点什么:“去郑氏的发源地看看我们的祖先,这是我多年的愿望。”
几年后,郑灶雄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来到河南参加郑的祖先崇拜仪式:“在仪式上,我很兴奋地想到郑的后代已经迁移了2000多年。”
郑灶雄得知郑氏文化建筑的发源地需要资金,毫不犹豫地捐款:“郑氏文化的发源地仍然如此强大,我非常感动。我是郑姓的一员,有责任做出贡献。”
事实上,西汉名将卫青应该姓郑:郑的后裔曾称帝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