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封神演义》讲述了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下,正邪斗法、神妖混战的神话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商纣王是书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残忍的君王,每个人都恨之入骨。他有好酒、淫乐、宠妲己,甚至建酒池肉林、奢侈腐烂、残忍暴虐、毒害世界各地、不尊祖先、亲奸夫、远贤臣等。最后,牧野战士们临阵倒戈,失去民心、军心的暴君商纣王被武王打败,一把火把自己烧在宫殿里。
然而,历史上的商纣王与传说充满了矛盾。纣王名字中的“纣”实际上意味着“残义损善”,这也是后人对他贬损的评价。《史记·殷纪》记载:“商纣资辨捷疾,闻见非敏,体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绝建议,言语足以装饰错误,矜持大臣以能,天下以声,以为都是出身……”由此可见,商纣王是一个有文武才华的人,不仅思维敏捷,勇敢,而且相当有才华。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说:“。。。他花了很大的力量打败了东夷的扩张,俘获了‘亿兆夷人’。作为自己的军队,周对东夷的管理使中原文化逐渐发展到东南,为中国的历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历史草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周王不仅知道吃喝玩乐,周东夷,使商业领域扩大到东南,中原和东南交通发展,中原先进文化逐渐传播到东南,让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生产。
然而,后人几乎只谈论商纣王的残忍放荡,却大大抹去了他的历史成就。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质疑商封王是否真的残忍。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故意把罪行加在纣王头上的有心人。近代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封王的罪行越来越多。也就是说,这些罪行是后人编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大降低。
那为什么要刻意丑化商纣王呢?怀疑的学者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他的政敌是别有用心的。比如奢侈腐化、残忍放荡、镇压反叛、消灭异己等。,这些都是很多皇帝的共性,并不是周王独有的。然而,这些坏行为在商纣王身上是如此令人震惊和令人发指。
第二,把罪恶的源头引向女性。妲己是纣王消灭苏部落的战利品,也是皇帝的玩物,但后人认为“女祸亡国”。事实上,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凶残的皇帝不可能受到女性的影响。
第三,为了抹杀纣王的历史成就,上面已经阐述过了。不难看出,纣王文武双全,功勋卓著。历史上真正的纣王是什么样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还有待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
揭秘:商纣王真的昏庸不能整天沉迷美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