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谢安,他也是魏晋时期的一代名人。他在飞水之战中像泰山一样稳定下棋,这表明他很平静。收到好消息后,他仍然保持沉默,表现出他的冷静。然而,这样一个人物有一生的缺陷。
金哀帝龙和年间(562-565),才子裴启发了一本书《语林》,记录了魏晋时期名人的言谈、容止和轶事,开启了志人笔记的风格,“大为远近所传。时间少了,都是写的。”。可以算是当时的畅销书。
有一天,于道季拉着谢安的手说:“裴郎(即裴启)云:“谢安叫裴郎,可不恶,何必为复饮呢?裴郎又云:“谢安目支道林(晋朝名僧),如方卑之相马,略其玄黄(不重外表),取其隽逸(只看风神)。“(《世说新语》)没想到,一向沉静从容,在飞水之战中稳如泰山地下棋,收到好消息后依然沉默的谢安一听就生气;“没有这两个字,裴自为此辞耳!“意思是我从来没说过这两句话,都是裴自己编的!
余道季愣住了,然后拿出王勋的《经酒下赋》给谢安看。余道季本来想告诉谢安,裴启写的不一定是无中生有的,比如《语林》里记载了王勋的《经酒下赋》。但没想到,谢安读完之后更加不开心,“于是《语林》就废了”。
为什么沉静有识鉴的谢安因为小事发怒?
事实上,即使谢安真的没有说那两句话,《语林》也不会被废除。谢安的愤怒根本不是裴启,而是与王殉交恶有关。
王勋是王导的孙子,东晋书法家,官员至尚书令,封东亭侯。他已经是桓温的下属很长一段时间了。值得信赖。桓温去世后,王勋做了一个新的钻井营,谢安用他的权力和邪恶。在执政方面,谢安故意镇压邪恶的王家,包括王的殉难,并支持他的弟弟谢万的女儿与王的殉难离婚。
其实王勋并没有谢安想象的那么糟糕,只是在仕途上主动进取。谢安去世时,王勋正在开会,但他还是连夜去建康吊唁,却被谢安的下属挡住了:“谢丞相从来不想见你的客人!”这句话够绝对了,但王勋却不为所动,直接在灵前哭泣。
在《语林》中,裴启用非常欣赏的笔调描述了王勋的作品《经酒下赋》,并在文章结尾附载了这篇文章,称其“非常有才华”。王勋的作品赞扬了王荣的祖先,谢安认为王荣在高级官员后,回忆年轻时与阮籍、季康喝酒的故事是不真实的,是东晋好人虚构的,加上与王的邪恶,所以讨厌看到“林”的记录,所有这些,引起了他的不快,然后放弃了他的书。
幸运的是,虽然《语林》被废除了,但它并没有完全消失。许多项目直接被《世界说新语》采用,也在其他引文中看到,这让我们今天仍然看到它。然而,裴启的《语林》却成了谢安一生的瑕疵,也让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封杀的人。
谢安不为人知的一面:第一个提出言论封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