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誉出生于公元1082年,即“大理保定两年”,与小说中的“出生金牌”时间一致。1108年,26岁的段誉登上了历史舞台。也许他没有意识到他将成为大理历史上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段誉刚刚登基,接手了一个烫手山芋:黔东37部互相攻击,各路反王风起云涌。与此同时,段誉也面临着高的擅权事实。这个时候段誉真的很困,很担心内外交。
平叛手无兵,夺权心无底。我们应该继续段正明和段正淳两位皇帝的被动挨打状态吗?段誉不是平庸的主人。他走上了与高氏相国友好合作的道路:为了得到高氏的全力帮助,他公开地揭露了自己的心声。
当时,相国是高升泰的儿子高泰明,皇后是高泰明的阿姨高升洁。宫殿内外都是高家族的力量。段誉所能做的就是与高家族合作,最大限度地建设一个稳定团结的大理国家。在段誉的心目中,这片热土不是老高家的,也不是小段家的。她属于所有的大理人。
段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托付给了高泰明,希望高泰明能立即带兵平叛。高泰明感到惊讶。在段正明和段正淳执政期间,高升泰和高泰明决定通知国王颁布法令。然而,段誉可以主动讨论,这表明他有很强的主观主动性。
高泰明决定带兵出征。与此同时,段誉命令高泰明的第四个儿子高明清临时解释侯爵位,这意味着段氏不会在高氏远征过程中刺伤背后的人——给高泰明一个安慰。
正规军出马,黔东三十七部下降或死亡,战争迅速平息。这一次,国王和相国主动合作,使君权和相权高度统一,大理军民都赞不绝口。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勇敢的段誉虽然改变不了高的擅权事实,但却能反复主动化解矛盾和危机,为大理人民的安居乐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应该欣赏高泰明。他不同于他的祖先高智胜和父亲高盛泰。在他心目中,“忠孝”这个词比“权欲”更重要:高盛泰死于段氏,恢复了大理国。他做到了;段誉邀请他出兵平叛,稳定大理国。他也做到了。并不是所有的权臣都有如此高的政治意识。
对于大理国民来说,这无疑是君主和大臣的最佳合作伙伴:国王有勇气,国家有道德。与汉献帝和曹操不同,他们更像是现代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王和首相。
段誉亲政后的第八年,获得了宋代“金紫光禄医生、校检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的称号,获得了两国的边境贸易权。从那时起,宋代和大理之间的民间贸易越来越频繁,大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惊人。历史记载“七月中元节,各方贡金银、罗绮、珍宝、犀象万计,牛马遍地”,还有“盛时百货生意相当大,四方商家如蜀、赣、粤、浙、桂、秦、缅等,以及当地州县聚集的大宗生理交易,至少值几万”。越南、缅甸等大理周边邻邦,看到段誉治理下的大理国势繁荣,也忍不住“远方慕之,悉来贡献”。
在这个时候,大理国又出现了一个繁荣的时代,国家稳定,官治清明,财政丰富,皇帝仁慈。
但同年,另一个坏消息是相国高泰明病逝。
毫无疑问,高泰明是权臣,但他不是奸臣。他是大理国的无冕之王,被称为“高国主”。然而,他能够与段誉和平、真诚地合作,这表明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合作伙伴。他的早逝让段誉非常苦恼。继任的高相国应该选择谁将对他的执政至关重要。
由于高泰明的儿子还年轻,他的二哥高泰云趁机赢得了相印。高泰云上台后,三年后1119年去世,直到他展示了自己的拳脚。他的侄子高泰明的儿子高明顺继任相国;高明顺在相国工作了十年,1129年去世,传给儿子高顺贞;高顺贞又工作了12年,1141年去世,相国被称为高量成。
高量成一直陪伴段誉走完最后一条政路:1147年,段誉已经是一个65岁的老人了。因为诸子内斗不息,他感到疲惫。因此,他以“天变不祥”为借口宣布退位,并将王位传给长子段正兴。
大理国最长寿的君主段誉:与权臣合作开创繁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