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举报曾静诸儒,是效忠吗?还是保护自己?如果他躲起来不报告,后果如何?岳氏当时的处境,恐怕后人无法知道。
岳钟琪(1686-1754),字东美,号容斋,汉族,清四川成都人。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后裔。根据《清史稿》,钟琪的父亲岳升龙,康熙三十五年随驾西征葛尔丹,为四川提督做出了贡献。岳钟琪从捐同知到武功从军。康熙五十八年,“以先锋与康熙子永远入藏”平乱,打箭炉大胜,俘虏叛军头子兰占巴,长途奔袭,神兵天降,占领拉萨。康熙六十年师还,功促四川提督,赐孔雀玲,三十六岁的岳钟琪成为清朝西部封疆大臣。
雍正帝即位(公元1723年)。同年,青海蒙古族和硕士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试图将青海和河西走廊的部分土地从祖国的地图上分裂出来,严重破坏了青海和河西走廊的稳定。雍正帝深感担忧。岳钟琪以奋威将军奉调为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副将参赞军务,出师青海平叛。岳钟琪协助年羹尧制定了“乘春草未生”、“捣乱其不备”的战略方针,率领1500名步兵破坏了丹津罗卜藏10万叛军,直接捣毁了老巢庄浪卫以西的桌子山和棋子山,歼灭了叛军的残余。只有丹津罗卜藏打扮成男人“逃跑”。这场平叛大胜往返只用了两个月,被雍正帝称赞为“奇功”。
但这一切都不足以让岳钟琪在雍正心目中取代年羹尧的地位。岳钟琪意想不到的机会在于年羹尧功大而忘乎@ 不仅仅是失宠,更是被“狗煮”!这一次,边疆战争暂时平定,雍正帝对“居功自骄”、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以势傲纵”下了狠手。先夺取其将军印章,免除其川陕总督等军政要职,任命其为“杭州将军”,然后以“大逆”、“专擅”、“贪赃”等“九十二条”大罪“赐死”。这一次是一反老规矩,“城门失火”,“池鱼”反而“升”了“天”。岳钟琪,“副将军”,领将军印,晋升为川陕总督,赐爵三等公。后人比较了两位安定大清大西北的将军此时的不同经历。有人认为雍正帝恐怕只是有一只“狡猾的兔子”,不能把“走狗”一锅“煮”死。
之后的一段时间,确实是岳钟琪一生中仕途美好的一天,以汉人进入清朝皇权的核心层,在军事和政治上独立一面。雍正三年,带领“宁远大将军”印度,平息了新疆准葛尔部与沙俄勾结发动的叛乱。雍正五年再领“宁远大将军”印,平定了蒙古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发动的叛乱。这两次平叛大捷,稳定了边疆,巩固了大清版图的完整性,都得到了雍正的表彰,也让岳钟琪每战必胜。此外,岳钟琪深谋远虑地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边境的策略。最突出的项目有两个:雍正四年冬,请从雍正五年开始征收陕甘丁银摊入地亩(废除人头税)。雍正五年来,乌蒙、镇雄等都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多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在边疆,岳中琪还组织生产和开发水利。历史上有“从河西村(今永宁县)到石嘴子筑堤200英里,开一条渠道(即惠民渠),建一座水闸”等。,使边疆生产恢复发展,受到边疆少数民族的极大欢迎。
但接下来,有些不愉快的事情找到了他。雍正五年二月,一位名叫卢宗汉的人在成都大街上喊道:“从岳公爷造反!"岳公爷带领川陕兵马造反!“卢宗汉几乎疯狂的行为如晴天霹雳。岳钟琪震惊后,立即命令督促黄庭柱抓获“严讯”,并迅速以“因私事无主使者”斩首上报雍正。表面上看,“无主使者”这几个字似乎已经澄清了自己是否被怀疑是后台,但如果不解京严审就仓促砍头,这里就没有银三百二的嫌疑了。岳钟琪也后悔自己这件事做得不好,有些心虚的他在给雍正表示忠诚的折子最后诚恐,引责辞职。但看了岳钟琪的折子后,雍正欲擒故纵,沉默不语,旨在安慰“多年来,诽谤钟琪的人不止诽谤书籍,但我却无能为力”!岳钟琪感激雍正帝高超的“示恩秀”,庆幸自己逃脱了一劫。
时隔三个月,“靖州诸生曾静派其徒张熙投书钟琪劝其反”。这一次,岳钟琪学得很精明。据《清史稿》记载,他接待了张熙,虚与委蛇,“始终与誓俱得”,犯人也被押送京师,由雍正帝发落。接下来是另一个震动朝野的文字大狱。曾静、张熙等反清儒生成了雍正皇权的阶下囚和刀下鬼。被杀的儒生达123人,连入土半个多世纪的大思想家吕留良都被剖棺杀死!岳钟琪在文字狱中的表现终于被雍正帝表彰为“忠诚”。岳中琪两次为清朝主人血腥镇压汉族人民的反清斗争,尤其是第二次,手段阴险,玩天真简单的反清文人,双手沾满了清朝早期汉族反清志士的鲜血,受到后来汉族士医生的批评。
岳钟琪对自己的主人如此忠诚,矢志不二。雍正真的忽略了“诽谤钟琪”的“诽谤”吗?一个字:不!雍正帝对岳钟琪的“疑惑”和“忌讳”随着边疆叛乱的大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而占上风。岳钟琪全军的布防、驻扎、调动等一个细节每天都要据实详细的飞马驰报。雍正九年一月,雍正帝连续三次申斥:“……何怯懦到此为止!"...在地势军务上,茫然不知!"...舍本求末,我真担心!从军以来从未打过败仗的常胜将军,突然变成了“一点军事常识都不懂的胆小鬼”!同年年底,岳钟琪被责令“痛自省”!鄂尔泰等大学士乘机劾钟琪“专制边疆”、“误国负恩”等。雍正立即下令“尽夺”钟琪官爵,“交兵部拘禁”,关进兵部牢房。除了头上戴的皇权精神枷锁,岳钟琪终于戴上了清朝皇权的有形钢铁枷锁。雍正十二年来,虽然一群大学生没有找到岳钟琪“不忠”的证据,但他们仍然指责岳钟琪“斩决”,然后雍正“法外施恩”,改为“斩监候”!常胜“大将军”岳钟琪,大清大西北边防,终于被关进了主人的死囚!
然而,阴险狡猾的“猫”雍正并没有一下子把岳钟琪置于死地,主人和奴才之间的游戏还在继续。君臣猫鼠游戏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是不对称的,猫作为主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在主人和奴隶之间复杂的利益博弈中,一只有见识的猫离不开,尤其是那些能帮助他控制其他大大小小老鼠的领导气质的老鼠。也许这就是猫鼠游戏的奇怪之处。也许,雍正暂时不想处死岳钟琪,先把他控制在爪子够得到的地方。第二年(公元1735年,雍正在位13年)雍正帝意外猝死。乾隆继位。不久,四川、金川等地的叛乱再次出现。雍正帝在位时,安置的将军广思等劳动教师都失败了。新主人乾隆不得不再次利用岳钟琪,岳钟琪被父亲打入死狱。他首先回到四川提督,带领士兵出师平叛。不久,金川大捷捷报北京,乾隆大喜。加封岳钟琪太子少保,赏还三等公爵位。在还师的路上,岳钟琪在资州(公元1754年,乾隆17年),大清“三朝武臣巨人”,一代将星陨落,三军同悲!乾隆祭葬,死襄勤,位列大清五功臣。乾隆,中国封建王朝所谓的“明主”,终于给了岳钟琪迟到的公平;猫鼠游戏结束了清朝主人和奴隶岳钟琪之间的利益博弈。
岳钟琪的尴尬处境: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只能选择出卖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