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交战之初,李煜把军权全权交给了神卫统军,指挥皇甫继勋。皇甫继勋是南唐著名将军皇甫晖的儿子,熟悉战争。但他认为南唐水军强大,长江自然危险。而且十月河水寒冷,水流急迫,根本不可能搭建浮桥,于是放松警惕,没有及时处理。当李煜知道宋军的大部队已经过河,靠近城市时,他不得不愤怒地斩断皇甫继勋。
这时,情况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宋军的全力进攻,李煜紧急下令调到附近10多万守军,在金陵城下布阵,试图依靠秦淮河来挽救危机。本以为宋军只有一万多名前锋渡江,势必无法发动总攻,所以南唐的军队集结速度也比较慢。没想到宋军将领潘美看到南唐军布置不完整,自己一方多次打胜仗,于是下令不等渡河船到达,率部涉秦淮河,军队跟进,俘虏了南唐军1万多人。宋军乘胜逼城下,包围金陵。
此时的李煜,还是没有投降,他再次下令紧急征调神卫军都虞侯朱令云率领湖口10万军东下援助。但由于东路军王明军的牵制,朱令云不敢贸然轻进,迟迟无法入援金陵。朱令云直到十月下旬才进入皖口(今安徽安庆西南),但又被宋军封锁。朱令云以火攻宋军,宋军稍退,后因风向变化,火焰反烧南唐军,南唐军大乱,不战自溃。宋军乘胜追杀,歼灭了南唐援军。
到目前为止,我不禁感叹,这一天已经死于南唐了。此后,南唐彻底战败,虽然各地仍有一些零散的部队,但主力已全部消灭,金陵也无险可守。然而,此时的李煜还是不准备投降!战败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李煜还在咬牙坚持,整场战争从二月到十一月。而且金陵保卫战也持续了整整一个多月,打到后来,到处都是死伤的士兵,连金陵人砍柴取暖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面对哭泣震天的人们,李煜内心的悲痛!公元974年11月27日,宋军围困多日后,发动总攻。此时的金陵,外无援军,内无后继,死伤惨重。赵匡胤宣布,李煜投降后会善待南唐军民,李煜选择归降。
李煜喜欢诗歌,擅长诗歌。事实上,他并没有因为诗歌而误入歧途。当然,李煜经常和妃子一起唱诗作赋,和一些亲信的大臣一起喝酒。对于这件事,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方面,面对强大的压力,李煜希望缓解自己的压力,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麻痹北宋。当然,也不能排除赵宋篡改李煜的历史,抹黑李煜。纵观李煜的一生,面对各行各业的诸侯和宋朝的世界大趋势,面对南唐国力日益尴尬的国情,李煜并非一无所作为,而是勤于政治事务,努力支持,甚至誓死抵抗,与沉迷于酒色诗歌的李后主完全不同。
倾国一战:南唐后主李煜为民而降,可称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