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君多悲惨。亡国皇帝被毒害、暗杀、斩首是正常的。即使他们有禅宗的头衔,也不少人最终被暗杀,但他是唯一一个真正能过上幸福生活、有所作为的皇帝。他是汉献帝刘协。汉灵帝之子刘协(181-234),东汉最后一位皇帝。东汉末年,皇权早已落地,朝臣霸道。刘协从即位开始就注定要当傀儡。在他身边,有董卓、郭思礼和曹操的父子,他们让他又爱又怕又恨。他过着表面光鲜,内心悲惨的生活。建安二十五年(二十二十年)正月,曹操病死,曹丕于今年十月强迫刘协逊位,建立曹魏政权,刘协成为亡国之君。曹丕称帝后,将刘协降为山阳公,“一万户,位于诸侯王上,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祭天地,宗庙、祖、腊都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后汉书》),“天下之宝,我与山阳共之”(《三国志》),对刘协还算优待。
在正史上,刘协做山阳公的事迹什么也没看到。但他的常住地修武区至今流传着他的故事,说他广施仁政,亲民爱民。刘协来到浊鹿后,四处巡视民情,派人到处张贴榜文,宣布全部减半,垦荒种植者免交三年税。消息传出,饱受苦难的山阳人奔跑相告,都赞不绝口。刘协除了轻赋薄赋外,还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东汉末年,由于多年的战斗,人们多次患上痈疮,疫情流行,张仲景、华佗等一代名医也应运而生。刘协当皇帝时,有幸拜华佗为师,向他学习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正骨等医术。刘协本人聪明睿智,也很有学问,再加上宫中保存的医学图片很多,掌握的医学知识也比一般人多。
逊位后,刘协融入民间,关心民生,体会人民的痛苦;以医为业,悬壶济世,为病人缓解痛苦。虽然刘协当皇帝时胆小,但退位后却是一名称职的乡村医生,深受人民喜爱,人民尊敬父母。刘协为山阳人免费治病,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医生。刘协救治的人很多,人们为他刻字立碑,非常感谢这位曾经的天子。在山阳期间,刘协和曹节皇后多次到云台山附近采药,在今天百家岩上季山亭的石刻画像中,有“山阳公行医图”。从云台山挖下来的中草药,刘协从不收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都不需要钱,只有购买的药品,才能酌收费用。刘协的这种行医方式流传至今。许多刘协的子孙也居山阳。在娇妻子孙的陪伴下,享受天伦,被亲情、人情、民情的温暖包围,这也是刘协不幸中的大幸。
兴办义学是刘协在山阳的又一大贡献。黄初五(224),刘协、曹节看到山阳老校舍的废墟,到处都是危房,便倾其所有,捐钱修校舍,并聘请有名有学问的卜商来教书,宣布无论贫富家庭的孩子,都可以接受教育,贫困家庭的孩子也有读书的机会。可以说,刘协任山阳公国时期,是山阳魏文侯建立山阳邑校以来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当皇帝的时候,刘协不能施展个人才华;当山阳公的时候,刘协却能展示自己的才华。经过十多年的休养和休息,山阳人民安居乐业,百业兴旺。在业余时间,刘协喜欢爬到浊鹿城北的小山上俯瞰。盛夏时节,他经常去国北的百家岩玩,一边享受凉爽,一边观看天门瀑布,咆哮,喷珠溅玉,在那里留下了“避暑胜地”的遗迹,现在还有宋石刻“汉献帝避暑胜地”六个字。
曹魏青龙二年(234)三月,刘协病逝,享年五十四岁。魏明帝曹睿听到这个消息后,“素衣哀悼,送节典护葬...追死后,山阳公称孝献皇帝,册赠Xi..车旗和服章的丧葬礼仪,就像汉的故事一样”,随后宣布赦免世界。八月,刘协被安葬在山阳国,陵称禅陵,置园邑。刘协下葬之日,山阳人含泪送葬,用衣帽包裹黄土,在墓地上堆成古汉山,成为见证刘协造福山阳的不朽纪念碑。山阳人还在古汉山村东修建了山阳公庙供祭祀,清明节前来靠吊的人更多。二十六年后,即甘露五年(260),曹节去世,与汉献帝合葬禅陵。禅陵成为河南北部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因为人们有很好的陵墓保护。
九岁登基,四十岁下台,三十二年间,刘协在一群权臣的威胁下,过着窝囊、憋屈的生活。降职后,刘协没有像一些活着的亡国皇帝那样绝望、堕落、平庸、消极。相反,他及时调整心态,在山阳公的地位上实现价值,过着美好的生活,永远活在山阳人的心中。与其他亡国皇帝相比,刘协的结局是最好的。据日本史书《日本书记》报道、《古语拾遗》、据《续日本纪》记载,刘秋是山阳公时期。刘协的后裔刘阿知率领2000多人移居日本,成为日本社会中地位高的新贵族,并在日本繁衍生息。据说日本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家族都源于修武,是刘协的后裔。近年来,许多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后人前往中国祭祖,其中许多人到修武寻根祭祖,祭拜汉献帝刘协。这是后话。(文婉如清扬文史博览)
历史上最好的亡国之君:后代开创了日本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