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齐白石
这位在现代中国绘画界享有盛誉的艺术大师也起步较晚,基础较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寒,世代务农。他只在12岁之前和祖父一起上了一所私立学校。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都干。他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他27岁才开始正式学习绘画。在这个时候,恐怕每个人都不会想到他将来会成为一代大师,并获得一系列荣誉。
很难说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之为“成功”这个词。我想他年轻时很有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56岁以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改变了绘画风格。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任命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博物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 “术家”称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于1955年授予“通信院士”荣誉。1956年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国际和平奖金。同年9月16日,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谢世,1957年。卒年95岁。
5吴承恩
事实上,吴承恩从小就在家乡很有名。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了然,一目了然。他擅长绘画,擅长书法,喜欢填词度曲,精通围棋,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贴纸。年轻时,他在家乡出名,但他的著名作品《西游记》已经很晚了。
他出生在一个有学官沦为商人的家庭,家境贫寒。吴承恩从小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写作。但是他的科考不好,直到中年才补上“年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庭。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因不喜欢官场的黑暗,不久愤怒地辞职,贫老终。30岁以后,他搜索的奇闻已经“满胸”,并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前十几次。后来因为某种原因中断了很多年。直到晚年辞职回老家,他才能正式创作《西游记》。一生贫困的吴承恩,在尽力完成中外著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在万历十年(82岁)左右去世。
据说吴承恩已经52岁了,正式写了《西游记》。如果你年纪大了,在学术、政治、商界都不成功,可以考虑写小说,也许也可以写成一代大师。
4.黄忠
黄忠出现在三国时期较晚,成名较晚,但我认为他年轻时可能有点出名,但他年老后确实跟随刘备出名,尤其是定军山第一次世界大战,切断了著名将军夏侯元,后来可以被刘备称为后将军,这也可能与这场战争有很大关系。
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彪效力。他被刘彪任命为中郎将军。208年,曹操与刘彪侄子刘潘一起驻扎在长沙至县(今湖南株州至县,即虎纹老家)。他临时任命他为将军,驻扎在原地,属于长沙太守韩轩。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县,占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黄忠于公元211年(64岁)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出色,勇敢夺冠三军。刘备平定益州后,封其为讨虏将军。公元219年(72岁),刘备进攻汉中定军山,黄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杀死了魏国的守将夏侯元。曹军惨败,黄忠名声大振。后来,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后为刚侯。
3 刘邦
刘邦应该算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除了运气出奇的好,我觉得他也有自己的优点。秦二世元年(前209)9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称沛公为吴广起义。这个时候,刘邦已经47岁了。47岁的人今天想创业,也觉得自己老了,2000多年前47岁的人可能相当于今天67岁的人。更重要的是,从一个县的小干部到国家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差距。
刘邦革命事业进展迅速。刘邦在公元前206年10月进入抵霸(仅3年时间)。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入关后,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亡,伤人,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败秦军主力后,刘邦听从张亮的意见,亲近鸿门,谦卑地说话。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和汉中地区。项羽独占刘邦不愿革命的胜利果实,率军东出,发动楚汉战争四年。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入围楚军。项羽率部突围,直到乌江自杀。二月(55岁),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一般来说,“从奴隶到将军”意味着一个人的飞跃,而刘邦在八年内完成了“从亭长到皇帝”的跳跃。
2 重耳
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始过着流亡的生活,可以说是颠簸流离,尝尽了苦难。这位春秋霸主在国外辗转19年后才回国,随后称霸中原。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
前656年,重耳被丽姬之乱迫害,离开晋国都城江,前往蒲城。他的父亲晋献公派勃耀谋杀重耳。勃耀割断了重耳的袖子,爬墙逃跑,开始了流亡。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前636年(62岁)。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晋文公在外漂泊了19年,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先后投奔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礼貌有嘉,有的却冷言冷语。曹国时,曹公公听说重耳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乘重耳洗澡时,偷看了他的裸体。(一个国君也喜欢看希奇)。宋国都城商丘前633年被楚军包围。 前632(65岁)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了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的款待,他命令军队撤退三舍(90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击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 晋文公在前628年(69岁)冬天去世。
1 姜尚
太老了,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据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一个传说。但说姜太公太晚了肯定没问题。它很有代表性,也很传奇,但也许很少有人有这样的运气。当然,你自己的力量也很重要。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在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虽然他很穷,但他雄心勃勃,努力学习,总是不知疲倦地研究和讨论治国兴邦的方法,以便有一天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为国家服务。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在协助周文王期间,姜尚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协助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有句老话叫“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被夸大了。不过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崇拜为国师,可信度更高。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拜相,都足以鼓励我们每个人。
看看历史上那些大器晚成的名人:姜尚八十遇文王